如果诈骗犯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情况就属于连续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是否构成诈骗罪,
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要分清利用婚姻索取财物或者欺骗对方结婚等不道德行为。如果构成诈骗罪,量刑的因素很多,自首、犯罪情节、诈骗金额、返还犯罪所得、立功等。所以单单根据你说的诈骗3万,不能肯定回答具体刑期。情节轻的判缓刑,重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
1、犯本罪的,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在日常生活当中,目前婚姻这个问题是非常的神圣的,任何人员都不能够进行一定的玷污,所以诈骗罪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员他们冒充富二代,是很多的女孩子上当受骗,这个时候的话可以报警处理,是否立案的话,需要由立案标准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罪是连续犯吗
224人看过
-
诈骗罪为连续犯吗?
343人看过
-
诈骗罪犯人是否会连累到家人
440人看过
-
保险诈骗罪是牵连犯吗?
237人看过
-
诈骗罪是继续犯吗
387人看过
-
诈骗罪是继续犯吗?
460人看过
-
绑架罪是否是连续犯?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08连续犯与继续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继续犯实际上只有一个行为,而连续犯则有多个行为且继续犯的行为虽然持续一定的时间,但不间断,而连续犯的多个行为之间虽然也有一定的持续时间,但数个行为之间是间断性的。
-
重婚罪是否就是连续犯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51、重婚罪是继续犯,不是连续犯 2、所谓的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犯罪既遂以后,犯罪行为与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继续或持续之中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非法拘禁罪。此外,常见的继续犯还有:持有型犯罪,如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持有假币罪,窝赃罪,毒赃罪等;重婚罪等。 3、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
犯诈骗罪是不是继续犯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1法律规定诈骗罪不是继续犯,属于状态犯。状态犯,是指犯罪完成以后,其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即犯罪行为已经完成,达到了既遂,但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仍然继续存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
-
连续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21、连续犯存在犯罪中止。 2、连续犯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就其中一个犯罪行为而言是存在中止的可能的,但是整体而言对量刑的影响不会太大,因此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就成立犯罪中止。
-
诈骗罪连续犯的量刑标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31如果是多次进行诈骗的,根据多次诈骗的金额的总和进行合并处理,这属于刑法上的连续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