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是在海关行政诉讼中,一方当事人就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承认为真实的声明或者表示。在庭审中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认可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该事实予以认定。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
由于自认在诉讼中所具有的特殊效力,司法解释规定在行政赔偿诉讼中,人民法院主持调解时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这是因为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不同,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赔偿争议案件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能为达成调解协议而对争议过程中对方提出的某些于己不利的事实不作争辩,这些认可和妥协属于诉讼外的自认,如果双方最终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虽达成调解协议,但调解书在送达前,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仍旧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所以在调解过程中的认可,不能在其后的诉讼中具有证据的效力。
那什么是司法认知呢?司法认知,是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宣告的形式直接认定某一个事实的真实性,以消除当事人无谓的争议,确保审判顺利进行的一种诉讼证明方式。
某些事实法庭是可以直接认定的,当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这些事实包括:
一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具有通常知识经验的一般社会成员和受理案件的法官都知道的事实,如重大的历史事件,重大的自然灾害,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活习俗等;
二是自然规律及定理,如四季更替、万有引力、勾股定理等;
三是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
四是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如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预决的事实、生效仲裁裁决预决的事实、公证证明的事实、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等;
五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
-
行政诉讼中司法认知的范围
344人看过
-
诉讼中自认是什么概念
434人看过
-
自认事实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447人看过
-
共同诉讼中如何认定自认
380人看过
-
诉讼中的自认效力如何
449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自认的主体
135人看过
行政赔偿主要方式: (1)支付赔偿金。它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金额的一种赔偿方式,支付赔偿金是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 (2)返还财产。是行政机关将违法占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财产还给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因... 更多>
-
诉讼中自认与诉讼外自认的区别是什么,诉讼中自认与诉讼外自认区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7所谓诉讼上的自认即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在法庭辩论或准备程序中,向法院表示承认对方所主张的事实为真实的;而诉讼外的自认则是在法庭外作出的接受对方所提出的事实的意思表示。诉讼中的自认与诉讼外的自认在法律效力、撤销或反悔的条件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诉讼中的自认具有免除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效力,而且对作出自认的人和人民法院均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作出自认后不具法定条件和程序不得撤销,人民法院应依据当事人自认的事
-
民事诉讼中司法确认的申请程序是什么,司法确认的法律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28司法确认制度,就是双方当事人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共同到人民法院,要求法院确认双方调解协议有效的一个司法程序。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必须提交书面申请书,并且双方当事人都要到法院共同签字确认。《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第一百九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
-
刑事案件中的辨认是指什么,刑事诉讼法中的辨认的概念和程序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4能啊。刑事诉讼法中的辨认 (一)辨认的概念和意义辨认,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时让被害人、证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的一种侦查行为。辨认,作为一种侦查行为,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安部《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中作出了专门规定。辨认是侦查程序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对于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核实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辨认的程
-
关于诉讼中的自认原则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151、当事人私下自认,即不是在法庭上(包括书面形式材料的),只作为证据材料使用。2、本人在他事件中的自我效效果:兵马,兵马,兵马,兵马,兵马,兵马第八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对于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没有表示承认也没有否认,经过审判人员的充分说明和询问,还没有明确表示肯定或否认,被视为对这个事实的承认。当事人委托代理人
-
自认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湖北在线咨询 2021-08-06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