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赵某与麦某因琐事发生纠纷,后赵某纠集了李某以及甲乙丙丁四名男子,麦某纠集了被害人林某等多名男子,双方相约打斗。案发当时,赵某一方携带刀具、铁管到达相约地点后,赵某、李某先前往试探,已经到达该处的麦某等人和被害人林某等人随即使用带备的铁管对赵某、李某实施殴打,在斗殴过程中,赵某用尖刀刺伤被害人林某的胸部,李某持铁管将麦某打成轻微伤。此时,甲乙丙丁四名男子前来帮助赵某、李某,对方见状即刻逃跑,甲乙丙丁即持铁管、石块等追赶、投掷对方,后双方逃离现场。被害人林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上述案件的分歧意见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意见:本案不应区分主从犯。因为聚众斗殴犯罪中只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以刑罚,而在聚众犯罪中的积极参加者就相当于在共同犯罪中的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主犯,不能包括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从犯,否则,将无法区分积极参加者和一般参加者。故赵某在本案中可认定为首要分子,甲乙丙丁四人在聚众斗殴中持铁管、石块等追赶、投掷对方,起主要作用,应直接认定为其他积极参加者,四人持械聚众斗殴,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种意见:本案应区分主从犯。赵某系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因其致人死亡,应定性为故意杀人。李某及甲乙丙丁均应认定为聚众斗殴中的其他积极参加者,但李某持铁管积极殴打对方,应是积极参加者中的主犯,甲乙丙丁四人只是在见到赵某、李某被围打时且对方逃跑时持铁管、石块等追赶、投掷对方,应认定为积极参加者中的从犯。
评析意见: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本案应区分主从犯,理由如下:
一、因为刑法第26条讲的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而积极参加者不等于均起主要作用者,立法上以积极参加者纳入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范围,只是将从犯中作用不大的人划出犯罪主体之外,并不是将所有从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聚众斗殴中的积极参加者包括主犯和部分从犯。故本案可区分主从犯,其中李某为聚众斗殴中的主犯,甲乙丙丁四人为从犯。
二、从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出发,甲乙丙丁四人是被纠集参与本案,四人在见到赵某、李某被对方围打时便持铁管、砖块等物品上前帮助,对方见状便逃跑,四人便向对方扔掷上述物品,但均未直接给对方造成伤害。四人在聚众斗殴中所起作用轻微,但由于四人持铁管、砖块等物品,应认定为持械聚众斗殴,如果不认定为从犯,则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此类处罚对甲乙丙丁四人显然畸重。如果认定从犯,则可减轻处罚,达到罪行相适应的目的。(何丽容)
文章推介:2011最新刑法全文
-
主犯从犯应该怎样区分认定
315人看过
-
怎么区分主从犯?
163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是否区分主从犯
56人看过
-
开设赌场罪能否区分主从犯
238人看过
-
区分主犯与从犯的身份
226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主犯从犯的认定,及区分主从犯情况
381人看过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
什么叫经济案主犯?主犯从犯如何区分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4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分子,可认定为主犯: 一、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 二、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头,在整个聚众闹事过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聚众犯罪”是指纠集多人共同实施一项犯罪活动。如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等。聚众犯
-
如何区分主犯与从犯,主犯是从犯吗,从犯是否一定要判刑,还是共犯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09主犯与从犯是在同一个共同犯罪的事实中,对于不同罪犯区别,目的是区分处罚的轻重。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第三,从
-
主犯与从犯有哪些区别,中主犯与从犯如何区分?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8一、主犯与从犯有哪些区别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第三,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
-
什么叫故意伤害案犯罪区分主从犯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8要看动机、手段、情节等。 1.如果约架者持斗殴故意,并未实施教唆、指使他人故意杀人的行为,那么按聚众斗殴罪加重处罚,三到十年有期徒刑;若约架者持杀人故意,且实施了教唆、指使他人故意杀人的行为,那么要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捅死人的,同样要考虑前述因素,定聚众斗殴罪或故意杀人罪。 3.量刑,要看是否积极悔罪、赔偿死者家属、是否自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