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言论被别人上传到网上说的人犯法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9 16:23:13 82 人看过

每一个公民发现反动言论和信息,有义务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举报的方式主要是电话举报、信函举报和当面举报三种,现在互联网络形成一定规模后,网上举报又成为一种新型的举报方式。举报人可以用信函、电话、电报、电传,也可以到各级公安机关的举报中心来当面举报,还可以按照举报人的意愿预约举报的时间、地点、方式接受举报。

一、被人在网上发帖诋毁是会构成诽谤罪吗

1、被人在网上发帖诋毁,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诽谤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怎样才算造成诽谤罪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如下:

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是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即使不指名道姓,但第三人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

4、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

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在网上点击、浏览诽谤他人信息5000次以上,转发500次以上的构成犯罪。如果属于转发,再次被浏览5000次和再次被转发达500次的应该也构成犯罪。当然,转发的一般不会达到上述次数,所以转发一般也不会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12: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言论侮辱别人有没有犯法
    1、言论侮辱别人犯法,构成侮辱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对于一般的侮辱行为,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而言语侮辱他人犯侮辱罪吗: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侮辱罪。一、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
    2023-06-28
    385人看过
  • 网上公布別人起诉自己的起诉书犯法吗?
    一、网上公布別人起诉自己的起诉书犯法吗?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机密的不可公布。否则,涉嫌侵权或非法损害,须承担不利法律后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二、律师是否能在开庭前公布刑事起诉书内容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安排。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一、简易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
    2023-04-01
    67人看过
  •  在互联网上是否有骂中国犯法的言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在互联网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语言侮辱等行为,可以视为违反了《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违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公民被赋予了一系列基本义务。其中一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所以在互联网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语言侮辱等行为,可以视为违反了《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违反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义务维护祖国安全该标题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这一义务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维护祖国的安全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公民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祖国安全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各种
    2023-08-28
    408人看过
  • 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触犯法律
    一、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触犯法律在网络上散布关于疫情的不实言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触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判刑十五年。【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3-03-22
    303人看过
  •  在互联网上散布或传播诋毁他人言论是否构成犯罪?
    转发、扩散诋毁他人信息达到一定次数就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但转发一般不会达到这些次数。诽谤罪则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依据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若在互联网上转发、扩散诋毁他人信息1万次以上或点击、浏览7000次以上,就属于犯罪行为。如果属于转发,再次被浏览5000次和再次被转发达500次的应该也构成犯罪。当然,转发的一般不会达到上述次数,所以转发一般也不会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
    2023-11-19
    416人看过
  •  有人在网上发布要人肉的言论,如何应对?
    如果您遭受网络欺凌或诈骗,可以向当地网络监管部门报案,电话为110。同时,您也可以向网络提供商要求删除相关内容,否则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网络提供商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可以向当地网络监管部门报案,并请求他们进行立案侦查。报警电话为110。以要求网络提供商,频闭所发表的文字,封其所使用的号如果网络提供商不消除,你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网络提供商承担连带的侵权责任。网上威胁人肉怎么办?网上威胁人肉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人身伤害行为,可能导致受害者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可能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罪名。针对网上威胁人肉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罪名。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2023-10-16
    413人看过
  • 网上流传的谣言如何甄别真伪?
    有人诬陷诽谤自己的,受害人应当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停止造谣诬陷行为,并为自己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损伤的,还应当赔偿损失,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对方的行为已经构成侮辱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网上造谣公安立案标准是什么造谣就是传播虚假的信息,造谣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治安管理法,且如果情节严重,就构成了犯罪,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造谣且情节严重的,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其中情节严重是指造谣的信息被浏览超过五千次,转发超过五百次或者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
    2023-07-10
    343人看过
  • 别人说自己的隐私可以投诉吗
    一、别人说自己的隐私可以投诉吗可以的,《民法典》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请求权】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3-04-20
    151人看过
  • 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保护
    摘要:目前互联网上言论自由的乱用,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信息时代里个人数据的准确使用不仅关系到竞争胜负,而且急需法律规范。本文论述了隐私权的产生、隐私权的含义及其与言论自由的法律适用关系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互联网条件下应规范网络立法,在加强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基础上保障言论自由,并提出相关建议。网络时代是一个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取得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是促进社会进步、保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为其创造利润的机会,站在开发和利用信息最前沿的网站经营者们已经把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在线个人信息,这里可以将此信息称为个人数据。英国1998年《数据保护法》对此作了一个较全面的界定:“个人数据是指有关一个活着的自然人的数据组合,通过这些数据或者这些数据和使用者已经或将要占有的其它信息的结合可以辨识该人,个人数据还包括有关该人的任何观点的表述以及在涉及到该人时数据使用
    2023-04-29
    387人看过
  • 别人强行上自己的车违法吗,人身自由权有哪些
    一、别人强行上自己的车违法吗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强行上他人车辆的,是属于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二、人身自由权有哪些人身权利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属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人身权利,公民依法享有的与人身直接相关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部分。包括生命健康不受侵犯,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等。人身权利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又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和隐私权等。
    2023-04-19
    459人看过
  • 网上公布自己的法院判决书犯法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联网公布:(一)涉及国家秘密的(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三)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四)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第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中告知当事人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范围,并通过政务网站、电子触摸屏、诉讼指南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告知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相关规定。第六条 不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应当公布案号、审理法院、裁判日期及不公开理由,但公布上述信息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除外。第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应当在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公布。依法提起抗诉或者上诉的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应当在二审裁
    2023-03-10
    344人看过
  • 说不当言论会被拘留吗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会不会被判刑,要依据情节而定,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网络言论侵权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害不可估量,此时作为受害一方肯定想到法院起诉维权,通常侵权案件的法院管辖地为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一、诽谤污蔑罪构成什么罪名严重我国法律规定的罪行中,并没有诽谤污蔑罪,但有诽谤罪。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就是“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对他人的人格、名誉造成损害”。也就是说诽谤罪必须要满足这三个条件:1.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是虚构的;2.对他们人格和名誉造成损害;3.情节严重,诽谤他人致他人精神失常或导致受害人死亡或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二、网上发表不正当言论违反什么规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
    2023-03-19
    451人看过
  • 中国人有言论自甴吗
    中国人有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指一个国家公民,通过各种语言形式,针对政治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但是任何挑战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言论,都不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言论自由的种类区分如下:1、高价值言论:通常包括政治性言论、宗教性言论、文化及艺术性的言论。在这不仅包括思想、口说、文字或图画所表达出的言论,象征性的言论(包括在特定时空脉络之下的行为或动作,如参与游行、集会)也应该被视为言论的表达而同受保障。2、低价值言论:通常包括商业性言论、猥亵性言论、诽谤性言论、挑衅或仇恨性言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的自由;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
    2023-08-09
    128人看过
  • 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会被判刑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网络言论侵权要到哪个法院起诉网络言论侵权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害不可估量,此时作为受害一方肯定想到法院起诉维权,通常侵权案件的法院管辖地为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对于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秉持的原则是: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3-06-12
    35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在网络上自发损坏他人形象的言论犯罪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 在网上散发言论诋毁他人犯法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9
      根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在网上点击、浏览诽谤他人信息超过5000次,转发超过500次构成犯罪。如果属于转发,再浏览5000次,再转发500次,也应该构成犯罪。当然,转发一般不会达到上述次数,所以转发一般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自
    • 互联网上的言论表达自由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3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开始使用电子邮件(E-mail)、论坛(form)、电子布告版(BBS)、聊天室等工具来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人们在网上使用的大多是假名,所注册的个人信息也大多不是真实的。因此,很多网络使用者开始在网上发表一些政治性言论、开始在网上与陌生人进行交流等等。由此我们看到,一方面互联网有利于公民言论自由的更好实施,公民可以在网上为国家的方针政策献计献策,也可以对于国家
    • 被别人拿着自己私照威胁自己再给他发,不然就要传到网上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1
      被人威胁,报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对方很有可能构成犯罪。有必要的话建议委托律师处理。
    • 用别人的图片上传到网站违法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29
      属于侵权。违法。建议收集证据,先协商解决,如果对方仍坚持给钱才删除的话,anemia直接诉讼解决,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公开赔礼道歉,并且因此给你们公司造成的损失也可以要求支付。 诉讼需要到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一年以上的法院,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时效: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