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公民死后,并不是其所有的财产都可以继承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具体包括如下几项: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注意:
1、公民的收入。一般是指公民的工资、奖金、存款及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及接受赠与或继承所得的财产等。
2、公民的其他合同财产。一般包括公民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有价证券;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抵押权、留置权、典权;发明权、发明权中的财产权;商标权中的财产权等等。
3、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要是死亡后或因死亡而产生的财产,如死亡抚恤金和死亡赔偿金等均不属于可继承的遗产范围。
提醒的是抚恤金是国家在死者死亡后,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国家发放这种费用,是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特别是用来优抚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
根据有关规定,抚恤金的享受对象,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死者的配偶或真系亲属;
第二,这些亲属主要地或部分地依靠死者生前扶养。
因此,从上述规定看,抚恤金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不能作为遗产分割继承。
-
遗产包括哪些?遗产的继承原则有哪些?
219人看过
-
遗产继承的范围包括哪些,遗产继承的法定顺序
418人看过
-
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权限制包括哪些?
363人看过
-
能够通过哪些方式继承遗产
136人看过
-
法律规定哪些遗产是能够继承的
225人看过
-
遗产不够还债法定继承人怎么做,遗产继承包括什么
407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遗嘱继承能够继承多少年的遗产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09遗产继承超过二十年后就会失效的。公民也是可以在生前订立遗嘱,这样也是可以预防在分割遗产时出现纠纷,那么继承人也是需要在接收到遗嘱后的二十年内进行继承的,否则遗嘱也是会被认定是无效遗嘱的,如果继承人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可以提取诉讼来维权。
-
遗产继承权能否能够继承,遗产继承权怎么继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0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两种含义: (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 (2)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当法定的条件具备时,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已经拥有的事实上的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他带来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
-
继子女的遗产谁能够继承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3继子女的遗产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等人员可以继承。且前述的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父母,以及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土地遗产继承都包括哪些方式?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13土地遗产继承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遗嘱、遗赠、遗赠抚养协议以及法定继承。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
-
遗产分割中的代位继承人包括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6继承人、受遗赠人。继承人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所有法定继承人,既包括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也包括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受遗赠人是指遗嘱人在遗嘱中执行赠与财产的人。由于遗嘱对遗产的处分直接影响到继承人、受遗赠人对遗产的接受,他们就与遗嘱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如果他们做见证人就难以保证其见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而不能作为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