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纠纷案中有没精神赔偿
一般来说,劳动纠纷案件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如果是要求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是可以的,但精神损害赔偿纠纷是民事纠纷,不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如果认为存在人格权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可以另行起诉。
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案件。
二、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吗?
劳动争议纠纷原则上应仲裁前置,即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后再向法院起诉;但也有例外情形,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欠条为证据,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可直接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三、劳动争议纠纷应向哪个法院提起?
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用人单位对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不服,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纠纷案中有没精神赔偿?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认为存在侵犯人格权的情况,可以另行起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而且还要注意,多数劳动争议都是仲裁前置,即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提起诉讼】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纠纷支持精神损害赔偿吗,劳动纠纷处理的方式
493人看过
-
劳动纠纷是不是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334人看过
-
精神损失费用在劳动纠纷中的赔偿标准有何变化?
278人看过
-
借款及精神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413人看过
-
怎么算医疗纠纷精神赔偿
333人看过
-
医疗纠纷和精神赔偿纠纷如何分辨
296人看过
-
在案件中有没有精神赔偿的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1有的。我可以帮助到您,如有需要可电联。北京市XX“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2、【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处理】婚前财产各自归各自,婚后夫妻共有财产原则均分。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比如一方恶意转移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可以主张损害赔偿。3、【离婚与子女】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
-
劳动合同纠纷赔偿能否只算精神抚慰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0合同纠纷造成侵权的可以主张精神抚慰金。比如合同的目的是以达到某种精神层面的需要,因违约使合同目的落空的;或者合同的标的物本身包含一定的精神要素,违约致使标的物损毁,给当事人的精神造成打击或精神损害的,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
-
-
民法纠纷精神损害赔偿是否有效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5如果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受损害方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