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刑事(抗诉)再审程序有关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5:06:12 112 人看过

在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实践中,笔者感到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在此提出,以期能引起注意,并能在今后的审判监督工作中统一做法,完善刑事再审程序。

一、关于不开庭审理便将案件交由原审法院审理的问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3款、第4款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的生效裁判,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的生效裁判,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该条规定引出了再审案件的管辖问题,这就是对一个刑事案件的再审,有权管辖的法院是最高法院、生效裁判的上一级法院和生效裁判的法院。理解至此还不够,对于检察院抗诉再审的案件,一般应当是生效裁判的上一级法院再审,只是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才可以指令原生效裁判的法院再审。

对于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6的规定,除上级法院提审的按照二审程序审理外,其余的均按照原生效裁判的程序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对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形第5条是这样规定的:

(1)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

(2)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需要对事实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

(3)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

(4)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

(5)有其他应当开庭审理情形的。对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情形第6条的规定是:(1)原裁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适用法律错误,量刑畸重的;(2)1979年刑法施行以前裁判的;(3)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刑事责任能力的;(4)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监狱服刑,提押到庭确有困难的,但检察院抗诉的,法院应征得检察院的同意;(5)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经两次通知,检察院不派员出庭的。这就说明了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方式,是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补充。司法实践中,只要检察机关抗诉认为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有误,我们均不会开庭审理,径自将此案交由原审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当然这种做法可能有违规定,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二、关于刑事再审开庭审理方式的问题

刑事案件再审,在程序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开庭困难。审理共同犯罪再审案件,往往因为罪犯刑期不同,不在同一监狱服刑,提押困难。既使在本地监狱,由于再审后服刑罪犯的刑期有可能变化,不便于管理,监狱也不同意在监狱再审开庭,对再审可能加重被告人刑罚的案件,可能会影响监狱其它罪犯的改造情绪,对监狱的监管带来不利影响。或提押至法院开庭,而只能是报经省监狱管理局批准,重新将罪犯提押至当地看守所候审。司法部监狱管理局规定,公、检、法机关因为办案确需将罪犯解回侦查或审判的,应当由地、市级以上公、检、法机关出具正式公函,具体说明需要解回罪犯的个人基本情况、解回理由、离监期限及羁押地点,报请省监狱管理局批准后,由罪犯所在地监狱办理离监、手续。

从监狱解回罪犯的公、检、法机关在结案后,除将罪犯执行死刑外,应负责在批准期限内将罪犯押送回原监狱服刑。以上规定,足以显现再审开庭的困难,细考个中细节,法官往返奔波以及人犯的羁押安全等问题都是原审所体会不到的。如遇原审被告人刑期将满,则所面临的问题又会多起来,再审可能对其减轻刑罚的,审理过程中要考虑国家赔偿的问题,并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再审可能对其加重刑罚的,则要关注其刑期履行情况,尽可能在原刑期届满前作出再审判决,等等。司法实践中,实际上只有一种处理方法,即在监狱开庭审理对被告人的抗诉案。

三、关于刑事再审(抗诉)案件能否准许公诉机关撤回抗诉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公诉机关能否撤回起诉未作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章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第177条规定: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也就是说,公诉机关可以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申请,但时间被限定在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宣判前,且最终能否撤回,需要经法院审查并获得准许。从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方式有两种:一是由法院主动提起,二是由检察机关以抗诉方式提起。因此,当事人的申诉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对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方式进行分析,在公诉机关抗诉的情况下,对应的权利是公诉机关的抗诉权,启动主体和目标指向是:公诉机关生效裁判。在刑事再审程序中,公诉机关没有起诉权,也就必然没有撤回起诉权。因此,公诉机关在再审程序中撤回起诉是没有权利基础的。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审查认为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依法不能成立,法院是可以动援检察机关撤回抗诉的。

四、关于依审判监督程序得新审理的案件上诉、发回重审的归口问题没明确的问题

如按一审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判决后,当事人不服,提出上诉,是上诉到上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庭还是对口的业务庭?上一级人民法院若发回重审,是由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庭还是相关的业务庭来审理?按二审程序审理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若发回重审,又该归口哪一部门处理?这些问题在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中都没有予以明确规定,各地法院也是根据各地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做法。笔者认为,上下级法院的归口部门均应为审监庭,这样便于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也便于法律的统一适用。由于法律对这些问题没有明文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又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所以实践中使业务庭和审判监督庭的职责分工产生了混乱,丧失了法律的统一性。

五、关于原审被告人未到庭参加诉讼,法院应如何处理的问题

因原审被告人刑期已满,未在看守所羁押,人民法院按照人民检察院抗诉提供的原审被告人住址无法找到原审被告人,人民法院要求检察机关协助查找,但是经协助查找仍无法找到的,人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2条的规定,可以退回检察机关,但是检察机关不同意退回,人民法院能否比照《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12条: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收到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下落不明或者收到抗诉书后未到庭,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原审被告人若知晓对其不利的抗诉,就不会收取再审决定书的抗诉书,也不会到庭,而法院又不便对原审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审理缺少诉讼标的。司法实践中,便是比照《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第12条的规定,中止审理,如果超过2年仍查无下落的,裁定终止审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3: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刑事再审抗诉有多久时限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最高法关于申请再审立案的规定包括哪些条款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包括可以申请立案的情形,各级人民法院适用管辖的情形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专门
    2023-04-04
    357人看过
  • 刑事司法中的复审与抗诉:程序与原则
    刑事诉讼再审抗诉程序即原审法院之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程序。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是怎样规定的?刑事诉讼法的再审程序规定为: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种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2023-08-13
    442人看过
  •  刑事二审庭审中抗诉的程序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刑事二审审判程序抗诉的条件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法律规定的其他具有抗诉必要性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刑事二审审判程序抗诉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2.一审判决确有错误;3.法律规定的其他具有抗诉必要性的案件。3. 刑事二审抗诉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刑事二审抗诉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二审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向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二审抗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1.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向上一级人
    2023-08-18
    117人看过
  • 刑事一审程序相关法律问题解答
    1、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多久会开庭?如请律师受理律师能否让程序快点走完?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开庭日期只有上限没有下限,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审理结束都是合法的。律师可以帮助催促法院和检察院,但作用未必会很大,律师的作用是在辩护上,但因律师是专业人士,在很多程序上可以提高审判阶段的效率,也能起到程序加速的作用。2、检察院要再侦查,法院说要延期审理,这种故意拖延合法吗?根据刑事诉讼
    2023-06-11
    76人看过
  • 刑事二审程序的上诉与抗诉主体有什么区别?
    刑事二审程序的上诉与抗诉主体有什么区别?1、主体不同。有权上诉的主体,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独立、完整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仍然是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享有完整、独立的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但被害人只能就一审的判决请求抗诉,对裁定不能请求。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2、理由不同。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诉。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3、提起方式不同。上诉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状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抗诉的方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应当提交抗诉书。4、上诉、抗诉的途径不同。上诉的途径:提出上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
    2023-06-17
    265人看过
  • 浅议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的具体规定(试行)》以《刑事诉讼法》为依据,对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自2002年1月1日试行以来,大大促进了人民法院正确审理刑事再审案件,使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刑事再审案件时基本做到有章可循。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还存在若干缺陷,而《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的具体规定》未作规定,这也影响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拟就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1、刑事再审案件证据认证标准和认证规则问题。刑事再审案件大多比较复杂,再审证据的认证是审理刑事再审案件的关键,尤其是新证据的认定更是再审改判的法定条件之一。《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的具体规定》第19条、第21条、第23条虽对刑事再审证据的质证、认证作出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比较原则,各地法院具体操作认证时的程序和方式不尽相同,再加上我国目前没有证据法、
    2023-06-11
    340人看过
  • 刑事再审程序的特点与优势
    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在发现一个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犯了一个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的明确的错误,而启动刑事再审程序依法审理案件再次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该裁定有不合公平或者错误的地方,可以提出上诉,但不得中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同样的情况,如果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已经生效的判决确有错误或者不公平之处,也可以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有错的,有相关证据表明用于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存疑,或者是在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法官裁定的时候有腐败、贿赂、偏袒的行为,其申诉人民法院应该接受重新审理。刑事再审程序规定是怎么样的1、再审的程序包括申请再审、决定再审和再审审理。刑事案件再审的途径有三种,一种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
    2023-07-01
    137人看过
  • 刑事抗诉案件是按一审程序还是二审程序
    对于指令再审的案件,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指令第二审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在收到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刑事抗诉书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2.按照抗诉书提供的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住址无法找到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协助杏找;经协助查找仍无法找到的,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3.抗诉书没有写明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准确住址的,应当要求人民检察院在7日内补充,经补充后仍不明确或逾期不补的,裁定维持原判。4.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但抗诉书未附有新的证据目录、证人
    2023-02-08
    405人看过
  • 刑事民事再审抗诉可以吗?
    一、刑事民事再审抗诉可以吗?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是有审判监督程序的,如果对案件判决不服的,是可以申请再审或者抗诉的。第二百四十一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二百四十二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二、抗诉的成立条件由有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提出,只有出现法定情况,人民检察院才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
    2023-06-03
    185人看过
  • 关于抗辩权行使程序的问题
    抗辩权行使程序中的限制:1、同时履行抗辩权只能在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行使;2、先履行抗辩权只能在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情况下行使;3、后履行抗辩权只能在有先后履行顺序,后履行一方未履行的情况下行使。不安抗辩权行使程序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不安抗辩权为双务合同的效力表现,其成立须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并且该两项债务存在对价关系。2、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不安抗辩权制度保护先给付义务人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后给付义务人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害及先给付义务人的债权实现时,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所谓后给付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包括: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情况。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
    2023-08-10
    152人看过
  • 再审审查:关于刑事案件再审程序的探讨
    刑事再审程序具有以下条件,其一、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及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的,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院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其二、最高检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其三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刑事案件再审期限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2023-07-07
    181人看过
  • 刑事诉讼抗诉与再审的含义是一样的吗
    一、刑事诉讼抗诉与再审的含义是一样的吗?刑事诉讼抗诉与再审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抗诉分为依上诉程序和依审判监督程序两种提出方式。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可在抗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依法再审。再审时,人民检察院应派员出庭。再审是重新审查。法院发现已经审理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确有错误时,依法重新审判。二、抗诉的条件(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
    2023-04-16
    392人看过
  • 刑事抗诉再审能否加重刑罚
    一、刑事抗诉再审能否加重刑罚1、刑事抗诉再审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加重刑罚的,我国法定的是上诉不加刑,但是关于再审案件是否会加重刑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结合司法实践来看,刑事案件被批准再审的,基本都是因为原来的裁定和判决结果确实有误,减轻处罚甚至作出无罪判决的可能性都是有的。2、法律依据: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一)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或者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的;(二)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有罪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的;(三)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的;(四)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五)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禁止令、限制减刑等错误的;(六)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二、逃犯被抓会加重刑罚吗在逃的
    2023-06-11
    300人看过
  • 如何申请刑事再审抗诉
    1、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经审查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对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查终结,并依法作出抗诉或者不抗诉决定。需要延长审查期限的,由检察长批准。2、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应当制作《提请抗诉报告书》,并将审判卷宗、检察卷宗报上级人民检察院。3、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再审法庭。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指令再审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再审法庭。4、人民法院就抗诉案件作出再审判决、裁定以后,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再审判决、裁定进行审查,并填写《抗诉再审判决(裁定)登记表》。一、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
    2023-02-24
    101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关于抗诉是否必然引起再审程序问题
      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05
      凡是人民检察院按照再审程序提起的抗诉,人民法院必须受理和审理,并作出裁决。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赋予其对生效判决、裁定有权直接提起再审。这首先是人民检察院自身职能决定的,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其抗诉权是公诉权的自然延伸,这两种权都必须包含着法律监督的内容,否则法律监督权必然落空,检察权也难完整。所以,检察机关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当事人的权
    • 区别:1上诉与申诉2二审抗诉与再审抗诉3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6
      1、上诉是针对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提起上诉,申诉是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要求重审2、抗诉都是检察院提起,区别与第一项一样,是在判决是否发生效力3、二审是针对一审就像审理,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提起的重审程序
    • 检察院抗诉再审的问题
      广东在线咨询 2021-05-07
      在我国,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认为符合法定抗诉条件,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很少有让检查机关参与不涉及公共利益案件的民事诉讼,因此,检查机关抗诉再审制度是我国的一项特色。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涉及检察机关抗诉的条文共有6条,因此检查机关提起抗诉再审的主要特点是:1、抗诉事由法定,即符合民事诉讼法第200条所列的一项或多项事由;2、抗诉机关法定,
    • 民事诉讼中再审与一审程序的关系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4
      不得提起上诉,包括对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进行的再审,不包括对一审程序审结的案件进行的再审,就是说,对按照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可以提起上诉。r《民事诉讼法》:r第二百零七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
    • 程序问题与刑事案件实质问题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0
      裁判文书,包含了判决书和裁定书,简单地讲,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一、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二、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