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划要拆迁的房屋评估测量结果,签字了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根据立法精神,对被征收房屋的补偿,应参照就近区位新建商品房的价格,以被征收人在房屋被征收后居住条件、生活质量不降低为标准。
房屋评估流程是什么
1、明确估价对象的基本事项,包括:
(1)弄清估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对土地应该明确它的地籍所辖范围及其地籍号,还有其所坐落的位置.用途.面积.形状等;对房屋,就需要明确其坐落的位置(门牌号码).结构.层数.面积.使用情况等。
(2)弄清估价对象的权利状态,如完全产权.设定有其他某项权利的不完全产权等等都必须明确。
(3)弄清估价对象价值范围,如单纯的评估土地的价值,或者单纯评估房屋的价值,或评估一幢房屋中的某个部位等等,都必须明确。
(4)弄清估价目的,由于同一房地产出于不同的估价目的,其估价结果往往不同。所以,必须明确委托估价人请求估价的目的是什么,以区分不同性质的估价。
2、拟定估价作业方案,主要是就估价所要做的各项工作作出日程进度安排,包括对估价作业内容.作业人员.时间进度.所需经费等的安排,以便于控制进度及协调合作。
3、搜集估价所需资料;由于估价对象和所采取的估价方法的不同,房地产估价所需的资料也不同。一般来说,所搜集的估价资料包括:产权资料,房屋建筑资料,市场交易资料,土地资料,法律和规划资料。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
房屋评估签字有啥影响
99人看过
-
签字对评估报告有多重要?
61人看过
-
房屋拆迁的评估流程,拆迁评估签字的法律效力
61人看过
-
评估企业股权的重要性
367人看过
-
企业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285人看过
-
劳动能力评估的重要性
186人看过
房地产估价是指专业房地产估价人员,根据特定的估价目的,遵循公认的估价原则,按照严谨的估价程序,运用科学的估价方法,在对影响估价对象价值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动。... 更多>
-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谁签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10拆迁评估报告的户主是根据你房产证上面记载的户主名来写的。 房产证记载什么名字评估公司就按照什么名字出报告。 假如因为买卖没有进行房屋更名,那么可以把买卖协议交给征收办(就是管你们那片征收的部门),让他们统一跟评估公司提出,评估公司才会进行更改。 个人提出,评估公司是不受理的。 户主没签字是指哪方面。 评估公司勘察现场的时候不需要户主本人签字,可以是户主家的亲戚或者朋友、委托人进行签字。勘察现场时的
-
房屋拆迁评估后又重新评估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31如果认为评估不合理,可以申请重新评估。 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应当由当地的征收管理部门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与宅基地补偿。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有营业执照的门面房,个体户,经营用房应当按照商业用房性质补偿。 商业用房补偿比住宅用房要高很多,要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装修费用、拆迁过渡费、安置等,应积极争取。 涉及到土地征收的话,需要经过省级以
-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是否要找国土局签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1拆迁评估报告的户主是根据你房产证上面记载的户主名来写的。 房产证记载什么名字评估公司就按照什么名字出报告。 假如因为买卖没有进行房屋更名,那么可以把买卖协议交给征收办(就是管你们那片征收的部门),让他们统一跟评估公司提出,评估公司才会进行更改。 个人提出,评估公司是不受理的。 户主没签字是指哪方面。 评估公司勘察现场的时候不需要户主本人签字,可以是户主家的亲戚或者朋友、委托人进行签字。勘察现场时的
-
为什么要去房屋评估所办理房屋评估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1房屋评估费是在对房产的价值进行推测与判断时需要交纳的费用,如果不交房屋评估费二手房就无法正常交易。这是政策规定的,没有办法。评估费收费标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而是随行就市,也就是评估机构收费标准由市场调节。如果是购买二手房或者是贷款购买新房都必须交纳评估费,一般均由买方出。但是如果是全款付清购买新房则无需交纳评估费。
-
房屋要评估房屋买卖房屋损失价格评估怎样?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0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卖方违约,买方可主张或能获得法院认可的损失额如何确定,并非曾一度网络所传,或部分专业人士所认为的,想当然一定就是差价。上述案例中,法院并未将差额全部计作损失,而是按一定比例计取。此非个案,笔者亲办案件中也曾遇有法院如此认定,至于依据,大多与案例中类似,即考虑合同约定、履约情况(含已付款项金额等)、过错程度、市场行情、损失情况(含已支付房款以外的费用)等,至于如何考虑,如何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