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解散了股东有后续责任吗
公司解散后进行清算的,如果股东如实履行出资责任,没有投资出资的,没有后续责任。如果出资不实或者抽逃出资的,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第二十二条公司解散时,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均应作为清算财产。股东尚未缴纳的出资,包括到期应缴未缴的出资,以及依照公司法第二十六条和第八十条的规定分期缴纳尚未届满缴纳期限的出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债权人主张未缴出资股东,以及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或者发起人在未缴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二、公司解散需要什么条件
1、根据章程规定解散,在公司章程规定了营业期限或其他解散条件时,条件成就了,公司就需要解散;
2、根据股东约定解散,股东之间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的方式解散,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是有限公司,则需三分之二表决权同意,如果是股份有限公司,则必须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公司组织形式变更时解散,包括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
第四,公司经营不善被行政机关解散,比如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撤销;
第五,股东起诉解散,在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解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所以公司解散后,股东如果如实履行出资的责任,股东不需要承担后续的责任。
否则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n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公司股东条件解散规定
98人看过
-
公司解散后能否追究股东责任
71人看过
-
公司股东申请解散公司吗,公司法人能解散公司吗
327人看过
-
股东想解散公司就能不能解散公司
294人看过
-
公司的股东解散有什么要求
476人看过
-
公司解散后谁承担责任,公司解散的原因
262人看过
-
公司解散了股东还需要承担责任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7公司解散未清算,股东需要承担责任依据《公司法》有关公司解散及清算制度的规定,在公司因被吊销营业执照而解散后,清算责任是股东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公司规定这样的制度,目的在于一方面明确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责任范围,保护公司股东,另一方面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也规定了在公司解散时股东及时进行清算的义务,防止股东滥用公司的有限责任以抽逃资产、规避债务。
-
公司解散后,股东有权利要求解散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6股东可以要求解散公司。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形成决议,同意解散公司。股东会决议形成以后,公司自行组成清算组,结清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股权所持比例分配。解散公司也是股东退出拿回投资的一种方法。公司连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发生严重困难的。股东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
-
公司给股东解散,股东能解散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06股东可以要求解散公司。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给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其他方式无法解决,持有公司全体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
股东请求公司解散公司所需要的手续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2股东申请解散公司的方式为:由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并且需要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可能损害股东权益,而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的。 公司解散清算流程: 1、成立清算组,应当在15天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解散时,清算组由全体股东组成; 2、通知债权人; 3、注销登记,清算组结束工作之后,将股东会及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4
-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条件是什么,股东起诉解散公司的条件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股东起诉解散公司的条件限制(1)提起主体的限制。我国新《公司法》借鉴德国、日本的立法经验,诉请解散公司的原告的持股比例确定为全部表决权的百分之十以上。这种限定是必要的,可以防止少数股东不正当的滥讼行为,避免新制度的矫枉过正。但亦有学者认为应当进一步提高提起诉讼主体的持股比例,并且对持股时间应作要求,以连续持股二年以上为宜。(2)公司事务陷于僵局。公司事务陷于僵局是指股东之间丧失了基本的人身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