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举证指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4:00:21 85 人看过

职务侵占罪的举证:

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

3、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

4、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关的物证,如用来平帐的假发票,伪造、变造的有关帐目的凭证等。

5、犯罪嫌疑人所侵占财物的去向的证据材料,如挥霍、还债等。

6、追缴的赃款、赃物,根据需要进行拍照固定证据,并由估价部门对赃物作出估价鉴定。

7、有必要的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

8、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获取案件有关事实和证据。

9、审讯犯罪嫌疑人问清犯罪动机等等。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

犯本罪的,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

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1日 15: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指控职务侵占行为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可以举证的证据有:(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申辩1、嫌疑人的基本情况;2、嫌疑人在其所在单位的职务范围、职责内容、操作规程等;3、嫌疑人作案的动机、目的;4、实施侵占行为的的时间、地点、参与人、经手人;5、实施侵占行为的方法、手段、次数、数额;6、被侵占财物的来源、形式、数量;7、具体详细的犯罪经过,特别是利用职务便利的具体过程;8、侵占行为是否被发现及何时、如何被发现;9、赃款赃物的用途、去向,是否为用于违法活动;10、对后果的认识程度、主动程度及侵占财物的归还情况;11、共同犯罪的,问清嫌疑人之间关于犯意提起、分工、具体实施等情况。(二)询问被害人1、嫌疑人所在单位的主管人员、财务人员、经手人员证言,证实发现犯罪的经过、犯罪的手段,以及嫌疑人对侵占行为的隐瞒、欺骗情况,从而反映其
    2023-07-22
    330人看过
  • 谁可以举报职务侵占
    法律综合知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举报职务侵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2024-04-28
    345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判多少年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2013年12月23日发布2014年1月1日实施)第九条职务侵占罪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
    2023-03-01
    103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匿名举报可以吗
    可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职务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
    2023-06-13
    65人看过
  • 什么是指职务侵占罪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且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因而是特殊主体。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3-06-18
    161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举报渠道及流程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若是有人发现职务侵占想要向当地执法机关报案的时候,首先要提供被侵害公司企业的营业执照或是其他能证明单位成立的资料。其次要提供侵占人在公司工作的证明,比如劳动合同、工作证或是工资表等,然后就是被侵占的公私财产的具体数额,可以是相关的单据、银行流水明细等,之后便可以等候立案侦查。职务侵占罪范围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私、企业及其他单位财
    2023-07-01
    61人看过
  • 职务侵占,职务侵占犯罪和职务侵占共同犯罪都是怎样的
    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并根据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按照犯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开展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共同犯罪组成的相对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领导犯罪集团的组织和首要分子,按照集团犯下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
    2023-08-08
    455人看过
  • 涉嫌职务侵占犯罪是指什么
    涉嫌职务侵占罪就是指具有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嫌疑,需要侦查取证。行为人涉嫌职务侵占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涉嫌职务侵占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职务侵占罪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
    2023-07-27
    407人看过
  • 如何推翻职务侵占罪的指控
    若欲成功地推翻关于职务侵占罪的指控,核心环节就在于是否能够有效证实被指控的不法行为并不满足该罪行的成立条件。在此过程中,首要步骤便是明确所涉及财产的所有权及管理权限,以证实被告方并无蓄意非法定占有的主观意图与明显的客观犯罪行为。举凡诸如提供相关证据以展示相关财物的使用或处理均系经过合法授权或者严格依照单位内部相应规章制度进行者,皆属此类。此外,通过查阅财务记录、收集证人证言等途径,亦可进一步证明资金流动方向以及具体用途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
    2024-08-09
    251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职务侵占罪属于侵占他人财产类犯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或企业的本不属于自己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犯职务侵占罪的,会根据侵占财产的数额大小量刑。犯本罪的,根据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相关解释:1、一旦实施职务侵占行为数额达到五千到一万元以上,应予立案追诉,被追究刑事责任。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额度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职务侵占数额十五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职务侵占数额一百万以上不满一千五百万元,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职务侵占数额一千五百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有多次职务侵占、职务侵占救灾抢险防汛扶贫等救灾财物、职务
    2023-03-11
    375人看过
  • 职务侵占举报材料范文
    法律综合知识
    一、职务侵占报案材料范文关于我司郑**涉嫌职务侵占罪一案的报案材料报案人:西安**商务会馆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西安市雁塔区**路**号法定代表人:李某,公司总经理联系电话:139913*****犯罪嫌疑人:郑**,女,身份证编号:34213019780*******,身份证住址:安徽省**县**镇**路*号。联系电话:137*******。涉嫌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郑**在西安**商务会馆有限责任公司任销售部经理职位。现经公司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郑**在我公司任职期间,私自利用职务便利将酒店账单、14211元发票、8193余元现金带走,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需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其具体犯罪事实如下:2010年1月26日,郑**利用职务之便从西安**商务会馆有限责任公司财务处私自带走“政法委”所有账单及13238元发票、“法学会”的所有账单及973元发票;2010年2月,郑*
    2023-06-07
    272人看过
  • 职务侵占是什么意思,职务侵占罪与职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是什么意思,职务侵占罪与职务”的解答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2023-02-19
    137人看过
  • 职务侵占举报信的范本
    法律综合知识
    一、职务侵占举报信的范本关于我司郑**涉嫌职务侵占罪一案的报案材料报案人:西安**商务会馆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西安市雁塔区**路**号法定代表人:李某,公司总经理联系电话:139913*****犯罪嫌疑人:郑**,女,身份证编号:34213019780*******,身份证住址:安徽省**县**镇**路*号。联系电话:137*******。涉嫌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郑**在西安**商务会馆有限责任公司任销售部经理职位。现经公司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郑**在我公司任职期间,私自利用职务便利将酒店账单、14211元#5@p、8193余元现金带走,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涉嫌构成职务侵占罪,需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其具体犯罪事实如下:20xx年1月26日,郑**利用职务之便从西安**商务会馆有限责任公司财务处私自带走“政法委”所有账单及13238元#5@p、“法学会”的所有账单及973元#5@p;20xx
    2022-04-03
    239人看过
  • 河南职务侵占抓人吗
    刑事诉讼法
    职务侵占,不一定会立马抓人。如果是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或者有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等情形的,则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一、刑事拘留的条件包括哪些刑事拘留的条件主要包括: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2、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3、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4、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等。二、刑事诉讼法八十二条之规定刑事诉讼法八十二条规定了拘留的条件。即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被人指认犯罪的、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以及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等情形的,可以先行拘留。三、因交通肇事逃逸被判刑需要拘留吗?交通肇事逃逸人是否需要刑拘要看是否符合刑拘的条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
    2023-02-27
    7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怎样举报职务侵占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6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
    • 什么是指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100万构成此罪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04
      犯罪基础刑表法定刑幅度梯次职务侵占犯罪数额等级系列刑罚等级系列主刑附加刑5年以下有期徒刑、11.5-2万有期徒刑6个月以下、拘役22-4万6个月-2年有期徒刑34-6万2-3年有期徒刑46-8万3-4年有期徒刑58-10万4-5年有期徒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610-50万5-7年有期徒刑可并处没收750-100万7-9年有期徒刑8100-500万9-11年有期徒刑9500-1000万11-13年有期徒
    • 侵占职务证据不足如何举证?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0
      1、不能。 2、因为警方必须要在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之下,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对于职务侵占证据不足的情况,不可以抓人,但可以进行传唤。
    • 个人如何举报职务侵占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03
      个人有权举报职务侵占。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可以向公安局经侦部门报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接受举报、控告和举报。
    • 职务侵占罪过了五年还可以举证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13
      职务侵占,如果没有达到数额巨大,五年也超过追诉期,法院不会受理的。《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