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于刑事处罚的犯罪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2 10:50:36 251 人看过

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这是我国刑法免予刑事处罚的法律依据。根据刑法总则,规定,免予刑事处罚主要需具备如下条件: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5、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残疾人犯法会坐牢吗?

残疾人犯法可能会坐牢,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什么是酌情处理

酌情处理是指法官或者行政部门在法律事实要件明确之下,依据法律规定,对案件事实或者法律适用问题酌情作出裁判的权力。我国限制公权力保障人民权利,司法和执法行政人员的酌情处理也要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实施。

酌情减轻免除处罚适用条件如下:

1、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2、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胁从犯、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

3、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盲人、又聋又哑的人犯罪、自首的,

4、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1: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训诫相关文章
  • 法院判免于刑事处罚有案底吗,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
    一、法院判免于刑事处罚有案底吗法院判免于刑事处罚有案底。免于刑事处罚并不是说明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是免除对被告人刑罚而没有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是因为其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其他原因而免于处罚。这点从免予刑事处罚的前提必须确认被告人构成犯罪这一条件中就足可得到证明。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免予刑事处罚虽不具有刑罚的性质和作用,但却是刑罚的必要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律地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犯,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二、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一经特赦,对罪犯不得再予追究。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按照刑法应当
    2023-06-28
    153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和免除刑事处罚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和免除刑事处罚有下列规定:16岁以上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岁以下十八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十六岁以下不给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也可以接受教育。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未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升。根据近年来安阳县检察院统计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这一趋势较为明显,1991年该院审结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18案31人,而2001年该院审结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28案48人,2004年该院审结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28案58人。2、犯罪团伙化。这些未成年人往往纠合成群,少者两三人,多者七八人,出于哥们义气,共同作案,盗窃抢劫,打架斗殴,随意滋事。1991年,安阳县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18起案件中,
    2023-07-21
    455人看过
  • 贪污罪会免于处罚吗,不能免于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一、贪污罪免于处罚的条件《刑法》三百八十三条规定,关于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二、不能对贪污罪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审判工作实际,现对审理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适用缓刑问题,作如下规定:(1)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适用缓刑。(2)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一万元以上,除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之外,一般不适用缓刑。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数额一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用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减轻处罚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量刑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积极退赃的,且在重大生产、科研项目中起关键性作用,有特殊需要,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可以适用缓刑,但必须从严掌握。(3)对下列贪污、受贿、挪用公
    2023-06-23
    426人看过
  • 免于刑事处罚再犯事怎么办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犯罪嫌疑人免于刑事责任后再去犯刑事案件的,可依据犯罪的情节追究刑事责任,和之前免的刑事处罚是没有关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的。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一经特赦,对罪犯不得再予追究。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国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加之刑事诉讼中没有缺席审判,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予追究。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按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规定免
    2023-05-02
    421人看过
  • 哪些犯罪免于追究刑事责任
    一、哪些犯罪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一说到违法犯罪,人们更多想到的应该是刑事责任。所谓的追究刑事责任就是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侦查机关侦查、审查符合条件后提起诉讼,到最终作出审判。但是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一些具有法定情形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如果在立案阶段发现这种情况,应当不予立案。如果在侦查阶段发现这种情况,侦查机关应当决定撤销案件。如果在审查阶段发现这种情况,审查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处理。如果在法庭审理阶段发现这种情况,应判决宣告无罪。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情形,所谓追诉时效是指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3、经特赦令赦免的情形,只要符合特赦令的条件,则具有终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所谓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指必须以被害人提起诉讼为前提。如果被害人没有不愿意主张权利,或者主张后又撤回的,这样也不
    2024-01-24
    129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有罪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包括哪些?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实行这一原则,可以防止和及时纠正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人的错误追究,可以节约司法资源,避免无效劳动。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的。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等等。追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3、经特赦令免除刑
    2023-03-28
    496人看过
  • 刑事犯罪可不可以免于行政处罚
    一、刑事犯罪可不可以免于行政处罚当事人刑事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可以免于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由行政部门将其案件移交至司法机关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不在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司法机关之间应当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加强证据材料移交、接收衔接,完善案件处理信息通报机制。二、酒驾处罚属于行政处罚吗对于酒驾行为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酒驾行为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管辖范围,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其中暂扣驾驶证件以及罚款都属于法定的行政处罚。
    2024-01-29
    136人看过
  • 免于刑事处罚是有罪还是无罪
    既然法院判决构成犯罪那就不是无罪,而是有罪判决;免于刑事处罚是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刑法》第三十七条【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一、诈骗不到立案标准怎么办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数额达不到立案标准的,不会构成刑事犯罪,可以免除刑事处罚,但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非刑罚性处置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
    2023-03-07
    219人看过
  • 2024年醉驾免于刑事处罚条件有哪些?
    一、醉驾免于刑事处罚条件有哪些?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相关法律规定了醉驾可以不予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这也就意味着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体内酒精含量即使达到了规定的醉驾标准,情节显著轻微的仍然可以不予定罪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而情节显著轻微当然包括体内酒精含量没有过分高于醉驾标准、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没有阻碍检查、认罪态度好等等情形。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二、危险驾驶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1、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2、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
    2024-02-07
    149人看过
  • 我国刑事犯罪有哪些处罚?
    一、我国刑事犯罪有哪些处罚?刑罚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刑法》中确定的,由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并由专门机构执行的最为严厉的国家强制措施。根据《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1、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2、附加刑。是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的刑罚方法。即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者附加适用驱除出境。3、此外,中国刑法还规定了非刑罚的处理方法,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以外的其他方法。包括: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刑事处罚外,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根据情况予以训戒或者责令其反省悔过、赔礼
    2024-01-28
    236人看过
  • 构成犯罪免于刑事处罚给予什么处分
    一、构成犯罪免于刑事处罚给予什么处分构成犯罪免于刑事处罚给予什么处分是由党组织决定。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二、取保候审是否算刑事处罚取保候审是不算刑事处罚。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不算是刑事处罚。主刑的种类如下: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5.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
    2023-07-08
    228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会免于刑事处罚呢
    下列情形会免于刑事处罚:(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4-29
    301人看过
  • 犯玩忽职守罪免于刑事处罚有什么影响
    因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予以开除公职的行政处罚。但是,免于刑事处罚是确定了犯罪行为但是未予刑事处罚。对此情况,没有明确规定,现实中各地采取迂回措施,比如降级或者撤职、劝退、调离等等。主要看各地情况。免于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因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一、刑民责任交集如何解决?刑事责任交集一般会这样进行处理: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追究民事责任;2、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进行赔偿损失。二、什么是量刑?量刑是指针对刑罚的裁量,即人民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
    2023-02-28
    185人看过
  • 公务员被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有哪些
    不追究刑事责任是指司法机关对没有或依法不碰负刑事责任的人所作的决定。按照中国刑事诉讼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包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依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二、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三、被告人死亡的;四、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3-06-13
    30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训诫
    词条

    训诫是一种较轻的强制措施。它是指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较轻的人,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不得再犯。 犯罪情节轻微而免予刑事处分的人、在民事案件中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妨害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由法院予以训诫;不满十四岁... 更多>

    #训诫
    相关咨询
    • 免于刑事处罚有哪些法律情形,免于刑事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0
      免予刑事处罚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接受刑事处罚。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免于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一经特赦,对罪犯不得再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
    • 刑事免于处罚的后果,哪些情况下会刑事免于处罚?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4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岁,是不需要负任何的刑事责任的。这个不是法律漏洞,而是法律的明文规定。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等等。追诉时效具有法定约束力,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
    • 什么叫免于刑事处罚,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什么叫免于刑事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是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法处罚的犯罪分子的一种处理方式。免于刑事处罚针对的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没有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的犯罪行为,如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工具,被胁迫参与犯罪,正当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中止行为等,都可以采用免于刑事处罚的处理方式,采用免于刑事处罚的处理方式,必须依刑法犯罪和刑事责任的具体规定确定。免于
    • 免于刑事处罚如何办?哪些情况免于刑事处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3-22
      免于刑事处罚的刑法性质: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于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因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 免于处罚和免于刑事处罚一样吗,有哪些不同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
      刑法上的免除处罚和免于刑事处罚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某种法定原因,罪犯不用承受刑事处罚。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