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侵权和违约能不能同时主张
民法典侵权和违约不能不能同时主张。法律明确规定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两种责任发生竞合时,违约行为产生的侵权责任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适用,而不能同时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二、合同未约定违约金还能不能主张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仍然能不能要求违约金。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能不能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能不能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能不能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能不能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三、合同未约定违约金能不能主张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仍然能不能主张。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能不能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能不能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能不能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能不能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n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民法典合同违约方能否主张解除合同
372人看过
-
同时能否主张违约金和愈期违约金
357人看过
-
侵权和违约竟合的时候主张侵权和违约的区别
177人看过
-
民法典中主债务超诉讼时效能主张违约金吗
451人看过
-
民法典离婚和返还彩礼能否同时主张
426人看过
-
违约与侵权只能主张一个吗?
313人看过
-
违约和侵权只能主张一个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4-04-17当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发生竞合时,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进行主张。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构成违约时,同时该违约行为还造成对方当事人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受到损害时,发生请求权的竞合,此时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享有请求权的选择自由,其可以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请求违约方承当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是不能向对方同时主张两种责任。
-
民法典规定违约金哪些利率不能主张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16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
民法典规定逾期利息和违约金不能主张的情况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16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
同时可否主张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江西在线咨询 2023-11-07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乙方不可同时主张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
民法典工伤赔偿后还能主张侵权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3工伤赔偿后可以主张侵权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