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时关闭气瓶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如果潜权出于故意关闭气瓶的,可能会涉及到故意杀人,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犯罪怎么处罚
故意犯罪的两个行为特征: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的两种类型
第一是直接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在行为当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成立故意犯罪的前提。
2、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态度,是成立直接故意犯罪的关键。
3、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
4、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倾向是单向的。
第二是间接故意。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
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犯罪目的,因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与犯罪目的追求危害结果发生的要求不相符。
4、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而不存在完成与否的问题。
故意犯罪的量刑处罚
在这里具体分为四种情形来分析:
1、一般初犯
根据犯罪嫌疑人所触犯具体的刑法等法规,来确定其所受到的处罚。也就是说先看行为人所犯下的是什么罪,再根据这个罪名的量刑来定刑。
2、累犯
(1)一般累犯:年龄在18周岁以上,前后五年内都是故意犯有期徒刑以上。
(2)特殊累犯:也就是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的,应当从重处罚,不适合用缓刑和假释。
3、自首
(1)一般自首:也就是所谓的自动投案,可以在基本犯罪量刑的基准上,从轻、减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2)特殊自首:被管制后,供述还未掌握的本人其它行为,可从轻、减轻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4、立功:行为人有揭发他人罪行,并查证属实的,可以从轻或减轻。
-
男子关闭潜友气瓶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489人看过
-
带氧气瓶潜水徒手抓鱼犯法吗
138人看过
-
潜水有版权吗
292人看过
-
潜水或非潜水式两用排水装置
291人看过
-
消费遭遇“潜规则”如何维权“防忽悠”
356人看过
-
如何衡量潜在的威胁水平
390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潜水电泵的调整和维护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2关键词:潜水电泵维护检修一、潜水电泵的维护1.电气方面(1)经常检查潜水电泵的运行电压与电流。用电压表测量三相电压应基本一致,且在340~420V,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三相电流应基本一致,且为0.5~1倍的额定电流。(2)定期检查潜水电泵对地的热态绝缘电阻。在正常连续运行4~6h后,停机用兆欧表测量电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应>0.5MΩ。对于长时间停用的潜水电泵,使用前也应作这样的检查。(3)开机前要检查
-
恶意拖欠货款时如何维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3-05-26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1、协商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调解。 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
如何认定潜江故意伤害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3-04-26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致人重伤的,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
-
被恶意侵犯到网上,该如何维权?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21、遇到这种情况,原告在起诉时可以提出要求赔偿,同时可要求停止侵权,根据案情,还可以提出其他诉讼请求。 2、例如对于在网上发帖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被害人知悉后,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发贴人停止侵权,删除帖子,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当然,作为诉讼策略,在起诉前,原告应该以适当方式保全证据,将侵权帖子内容保存下来,以备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否则帖子一旦删除,没有了证据,在被告不认可情况下,案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