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登记婚姻的彩礼是否可以追讨
民法典中,未领取结婚登记可以要求返还彩礼。
目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按习俗给付彩礼的,有三种情形可以请求返还:
1.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是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第二和第三两项,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之所以要作出如此规定,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给付彩礼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如果对彩礼问题完全不管,可能会使一些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彩礼退还纠纷对方不处理怎么办
可以去法院起诉,在法院判决返还彩礼后,对方拒不返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
三、结婚彩礼起诉时效
请求返还彩礼的时效是三年,因为彩礼不属于特殊诉讼时效范围,并且司法解释也没有对彩礼的诉讼时效作特别规定,所以适用一般诉讼的时效,时效时间是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未登记婚姻彩礼能否被要求返还
191人看过
-
法律视角犹未登记婚姻彩礼是否返还
119人看过
-
婚姻登记证未领证的彩礼退款
344人看过
-
男方悔婚未同居婚姻是否可追索彩礼
493人看过
-
是否需要支付彩礼以完成婚姻登记?
418人看过
-
未登记婚姻如何退回彩礼钱
191人看过
-
追讨婚姻纠纷彩礼该如何讨回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6彩礼是男方为了与女方建立夫妻关系、共同生活,按照我国传统习俗赠与女方的财物。现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还有送彩礼的习俗。彩礼,是男方给付女方的礼金,通常动辄上万元。如果双方不结婚的,结婚的目的并未实现,是可以要回彩礼的。那么,具体怎么才能要回彩礼呢。我国《》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第十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
-
未婚先孕办理婚姻登记,彩礼钱是怎么收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03,同居关系法院现在不予处理,如果涉及到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法院可以处理的,关于彩礼,男方可以要求女方返还的,但是酌情返还,这一点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做出处理。关于小孩,两周岁之内一半判给女方。因为不是合法夫妻,他们之间如果共同添置财产,如无法分出谁出资多少的,可以平分,如果能够证明各自出资,按出资额分的。
-
2022年未登记结婚的是否是能要回彩礼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31、双方未登记结婚的,能要回彩礼。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按农俗结婚未登记 婚姻无效退彩礼陕西在线咨询 2021-01-31中国法院网讯 10月7日,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认定未办理结婚登记按习俗结婚的行为无效,判决女方父母返还给男方彩礼1.1万元。今年农历六月初六,许女经媒人介绍,与秦男相识,并确立婚约关系。相识一个月后,在媒人的催促下,双方于农历七月初九按照当地习俗举行结婚仪式后共同生活。因秦男未满法定年龄,故双方未领取结婚证,在同居前及同居期间,依照当地农村风俗习惯,秦男共付给许女及其父母
-
夫妻离婚时彩礼能否追讨?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15男女离婚彩礼是否可以拿回男女离婚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要回彩礼的。可以要回彩礼的具体情形有:双方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关于男女离婚彩礼是否可以拿回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