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工作的意见》第2条规定了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的工作范围,“根据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的有关规定,凡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为城镇集体企业,但资本来源主要为个人或国有企业(单位)投资、合资、合作,其现有财产构成不属于集体性质为主,采取上交一定管理费(挂靠费)名义上由有关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临时管理、委托管理或‘挂靠’管理等企业,均属此次清理甄别工作的范围。其中包括:
(一)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私营(或个体),的企业。
(二)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国有的企业。
(三)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私营投资者共同投资举办和经营的个体联营或合伙企业。
(四)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非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或单位投资举办的国有合资、合作或联营企业。
(五)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已名存实亡,有关‘挂靠’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未督促在工商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仍对其承担管理责任的企业。
(六)登记注册为集体但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各类‘挂靠’社会团体或经营单位。
(七)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因原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团体被撤销、合并、变更或划转其他单位临时‘代管’的‘挂靠’企业。
(八)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其财产关系不清的各类‘民营’等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的‘挂靠’企业。”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重申规范进出口企业经营行为,严禁各种借权经营和挂靠经营的通知》(2000年9月7日施行)中规定:“一、各类进出口企业不得让其他企业以进出口企业名义对外签订进出口合同或以挂靠经营的方式从事进出口业务,对已经挂靠的企业要立即解除挂靠关系,不得继续经营。二、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类进出口企业的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要求企业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守法经营的观念。对存在借权经营和挂靠经营问题的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责令其进行整顿并立即终止借权经营和挂靠经营。”
-
无名合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法律规范有哪些
217人看过
-
适用域名纠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227人看过
-
仲裁适用哪些范围,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80人看过
-
合同订立的形式有哪些,合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386人看过
-
挂靠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具体有哪些?
273人看过
-
房产纠纷适用哪些法律
391人看过
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合伙企业一般无法人资格,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类型有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更多>
-
经营范围内挂靠合同纠纷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0挂靠经营是指某一企业或事业单位依附于另一企业、事业或其他组织从事经营活动。挂靠经营是特定时期的特定现象,现在挂靠经营不被允许。“挂靠”是企业经济用语,不是法律术语,挂靠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通常多指不具备某种法律资格或资质的主体,为了规避法律而采取的一些变通手法,向具有资质的部门交纳一定管理费之后,以具备资质的机构名义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挂靠经营合同纠纷怎么处理,在司法实践中由此产生纠纷多
-
施工合同款纠纷适用哪些范围广西在线咨询 2021-10-27适用。工程费用纠纷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几项问题的解释第28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按房地产纠纷确定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1)由房地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由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由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继承人死亡时居住地或主要
-
有哪些医疗纠纷适用范围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6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医疗纠纷的案由有三种: 1、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2、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3、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三种不同案由适用的法律依次是《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很显然,合同纠纷自然要适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此不具争议;但在医疗侵权纠纷上则争议颇大,如前所述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属性相同,
-
挂靠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挂靠合同纠纷怎么解决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1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发现在建筑活动领域内,某些企业没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虽拥有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资格却没有与建筑要求相对应的能力。此时,他们会去寻找另一个可以与之合作的企业,从而形成“挂靠”的关系。那么挂靠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挂靠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
民法典生效后合同纠纷适用范围?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41、合同纠纷适用民法典规定。 2、《民法典》规定,对合同的条款发生争议的,如果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处理,如果没有约定的,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