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员工是违法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7 15:22:47 331 人看过

案例故事:

员工不服从管理遭遇扇耳光

一家生产企业的员工小张因产品质量问题与该厂部长李某发生口角,李某认为小张不服从上级管理,打了小张一个耳光,导致小张左耳外伤性鼓膜穿孔,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二级。此后,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指控李某犯故意伤害罪,要求依法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小张则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李某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款项。

最终,经法院审理,判决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赔偿小张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各项损失9000余元。

【法官解析】

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据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依法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亦不能基于管理地位而对劳动者施以伤害行为。本案例中,该厂部长李某因工作原因打员工小张耳光造成其轻伤,已经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触犯了刑律。因此,李某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并赔偿小张的医药费等损失。

案例故事:

员工业绩不佳被罚100个深蹲

一家销售公司明文规定,每周销售业绩排名倒数的员工,要接受处罚,即在全体员工面前完成深蹲100个。小林因未能完成工作任务而面临处罚。小林向领导表示自己近期正在备孕,能否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领导称公司所有员工一视同仁,不接受处罚那就走人。小林只得接受处罚。然而,还没有做完100个深蹲,小林就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经医生诊断为先兆流产。经过治疗,小林保住了腹中胎儿,但她将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公司赔偿医药费并支付精神损失费等款项。

后公司与小林达成和解,向她支付了调解款20000元并发文取消了深蹲处罚。

【法官解析】

我国《劳动法》第58条、第61条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施特殊的劳动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本案例中,结合具体的事件经过,销售公司要求业绩落后的员工完成深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员工的体罚。另外,考虑到具体案件情况,销售公司的行为也有违劳动法律法规对女职工作出的特殊保护,侵害了女职工权益。幸而,销售公司在事后能够积极主动与小林协商解决纠纷,取消了相关处罚规定并及时改进了管理方法。

新人要跪爬、背乌龟壳、喝马桶水

一家房地产公司对新入职销售人员组织培训。培训老师表示,为了使新入职员工更好地迎接销售工作的挑战,更加敢于豁出去和不要脸,因此,新员工都必须完成以下挑战项目中的一项,才能通过试用期考核。挑战项目有:在写字楼下广场跪爬三圈,在公交车站背乌龟壳朗读自我介绍,喝马桶水一杯

新入职员工小王认为挑战项目有辱人格,未能完成挑战。该公司以小王没有完成入职培训为由与小王解除劳动关系。小王就此提起仲裁、诉讼,要求房地产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后经过双方协商,房地产公司向小王支付了一次性调解款。

【法官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在试用期间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然而本案中,该房地产公司所设置的考核挑战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公序良俗,亦在一定程度上涉嫌对于他人人格权的侵犯。有鉴于此,房地产公司要求新入职员工必须完成挑战项目存有不当,其公司以小王未通过挑战项目为由认定小王试用期不合格,解除双方间劳动关系,亦有违法律规定。

案例故事:

为统一形象要求员工剃光头

一家餐饮公司,在新任经理接手理事务后出台了一项新规定,称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统一企业形象,所有餐厅服务人员,无论男女,必须剃光头;并规定一周内剃光头的奖励1万元,不剃光头的罚款1万元。

小孙等几名餐厅女服务员当即表示拒绝剃光头、也不同意向公司交纳罚款。经理认为小孙几人不服从管理,口头与她们解除劳动关系,要求小孙几人离职。

小孙几人不服公司的解除决定,依法提起劳动仲裁、诉讼,要求餐饮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经过审理,结合相关证据材料,法院采信了小孙几人的主张,以光头制度未经协商,公司以小孙几人拒绝剃光头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缺乏法律依据为由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判令餐饮公司向小孙等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法官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然而,《劳动合同法》第4条另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制订有关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本案例中,餐饮公司未经与员工协商,在员工持有异议的情况下,即强制性要求员工一律剃光头,餐饮公司的行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故餐饮公司以小孙几人拒绝剃光头、拒绝缴纳罚款为由与小孙几人解除劳动关系有违法律规定,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提示——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新鲜管理手段屡屡见诸报端并引起热议,比如赤膊环城跑、比如内裤外穿游街,再比如大喊我是死猪我怕谁。

对诸多鲜见的管理措施,叫好者有之、批判者亦有知,有人说这是企业管理手段的创新,也有人说这是招揽生意的噱头。然而,创新也好,尝试也罢,判断和衡量管理手段是否合法的标尺永远都是明确且清晰的,还请用人单位及广大劳动者牢记:

其一,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0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其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从程序方面,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用人单位应与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应予公示、告知。在内容方面,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公司体罚员工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其一,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0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其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从程序方面,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用人单位应与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应予公示、告知。在内容方面,规章制度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发生体罚劳动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3: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家长对子女的体罚行为是否违法?
    这段内容讲述了后妈对孩子们造成轻伤二级以上的伤害可能会构成犯罪,因此后妈将可能要承担责任。但如果伤害是普通的教育,法院不会受理,只有伤害达到暴力、虐待程度,才可以报警,这个时候法院才会予以受理。如果后妈对孩子们造成了轻伤二级以上的伤害,就可能会构成犯罪。因此,如果后妈对孩子们造成了伤害,她将可能要承担责任。但如果是普通的教育的话,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如果伤害达到暴力、虐待程度就可以直接报警,那个时候法院才会予以受理。 素 材 : 如 何 判 断 后 妈 打 孩 子 是 否 犯 法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同时,《刑法》中也有相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等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因此,如果后妈对孩子进行殴打等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家长有义务保护孩子的权益,如果发现后妈有虐待行为,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依法寻求帮助。任何形式的虐待
    2023-09-07
    416人看过
  • 员工违反规定罢工是犯法行为吗
    员工罢工不违反法律,只要不影响治安即可。员工单纯的停工行为,是不算违法的,只是单方面违反了劳动合约,是单方面违约的行为,企业可以拒付停工期间的工资,期间可以让工会与员工进行协调,处理停工问题。一、工伤医疗保险赔偿标准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员工因公受伤,应根据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赔偿,首先要赔偿员工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如果员工受伤程度达到残疾,赔偿费用中应含有康复治疗费,器具费等,还有护工费和伤残补助金,法律规定,员工受伤期间,企业必须停工留薪,员工在受伤期间也仍享有薪水。二、企业员工工资拖欠多久可以解除合同如果企业拖欠员工超过1个月,员工可以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员工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的等。三、有工伤回家休息期间工资是国家发
    2023-03-08
    93人看过
  • 工厂辞退员工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员工在辞工的时候,只要辞职理由合法,用人单位应该解除合同,辞职理由至关重要,确保辞职信被单位签收,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条例内容提出辞职,试用期辞职提前三天通知通知,正式员工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保留辞职副本,三十天或三天之后去公司结算工资,公司如果不批可以去当地投诉。工厂扣押身份证违法吗工厂扣押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公司没有权利扣押员工的身份证原件。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当当场核查居民身份证的人、证一致性,不得擅自记录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不得擅自复印、扫描居民身份证,不得扣留或者抵押公民的居民身份证。非法扣押他人身份证的处罚方式如下:由查获的公安机关对行为人处以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如果行为人因非法扣押他人身份证等行为而产生违法所得的,还应当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
    2023-06-30
    500人看过
  • 违法行为员工该怎么办
    当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存在明显违法或可能违法的情况下,可以明确向管理者提出,并表示不履行该工作任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虽然这条内容更多是规制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条件使得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过程存在人身安全问题。不过,当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从事存在法律风险的工作时,同样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及人身自由存在侵害,也可参考适用该条内容的规定。一、单位职工犯罪如何处理如果员工的犯罪行为不是受到单位指派的,单位不承担责任。应该根据单位劳动管理规章制度依规处理。如果制度不健全,可以依照领导办公会的形式给予处理。处理时可以考虑其罪行的性质、程度、刑期以及犯罪的原因,重要的是其在单位的作用和价值,是否还能为单位继续工作,等等。如果还有使用价值,可以考
    2023-03-30
    110人看过
  • 做出侮辱员工的行为是否违法
    一、做出侮辱员工的行为是否违法企业侮辱员工违法。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是与他人开玩笑或者恶作剧造成他人难堪,或者无意中造成他人人格、名誉受损,不能以侮辱罪论处。二、侮辱罪必须具备哪些构成要素侮辱罪必须具备的构成要素如下:1.主体为一般主体;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三、侮辱罪犯罪手段有哪些侮辱罪犯罪手段有下列几种:1.暴力侮辱人身,这里所讲的暴力,仅指作为侮辱的手段而言。例如以粪便泼人,以墨涂人,强剪头发,强迫他人做有辱人格的动作等,而不是指殴打、伤害身体健康的暴力。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和行为,则应以伤害罪论处。2.采用言语进行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
    2023-12-18
    342人看过
  • 员工旷工几天属于违法行为?
    旷工是违反单位工作制度,不请假缺勤的行为。1、这种行为的主体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二、本行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知道单位的工作制度,有事不上班应按规定提前请假,擅自缺勤。3、本行为侵犯的对象是以工作制度为内容的内部管理秩序。4、这种行为客观上表现为:一是行为人违反单位工作制度;二是不请假缺勤。员工旷工算严重违纪吗员工旷工算严重违纪,旷工指未经请假或者批准,无故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情形,旷工是不是严重违反公司制度,要企公司制度的规定,但实践中一般是属于严重违反纪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
    2023-08-08
    102人看过
  • 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行为是否违法?
    学校老师体罚学生属于犯法。体罚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嘴巴等行为。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校老师打学生算不算犯法老师打学生算犯法,法律对老师打学生的行为所持的态度是:老师打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允许的。其具体规定如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对经常的学生骂学生的教师,要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处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
    2023-07-12
    109人看过
  • 对刑事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执行主体是
    对刑事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指对触犯刑罚的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处罚,我国刑罚的执行主体是监狱,但监狱在执行刑罚过程中也需要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公安机关的相互配合。一、有期徒刑缓刑怎么样执行有期徒刑缓刑的执行方式如下:先执行缓刑,缓刑是多长时间,就执行多长时间。缓刑期间没有违法行为,缓刑期满后,视为刑期结束,不再执行监禁刑罚。如果在执行缓刑期间,发生违法行为,终止缓刑,对犯罪人收监。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缓刑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2)根
    2023-04-01
    303人看过
  • 行政处罚是违法行为吗法行为吗罪行为吗
    行政处罚算是属于违法但并不一定属于违纪,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人员进行的处罚,而被行政处罚的人都是有违法行为的,而违纪是提违反党内纪律的违纪行为进行的纪律处罚。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一、警告政务处分期间要几个月警告政务处分的期间为6个月。6个月后会解除处分,如果单位没有发通知,可以选择自己申请。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给予有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政务处分是国家监察机关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的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所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
    2023-03-05
    239人看过
  • 企业未为员工购买社保是否违法行为
    一、企业未为员工购买社保是否违法行为企业不给员工买社保是违法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同时也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有一部分是要提存为社会统筹基金的。二、不买社保该怎么处理具体处理如下:1.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2.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3.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4.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三、公司不交社保可以怎么举报1.公司不交社保,可以找社保征收机构或者拨打12333电话进行投诉。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1)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
    2023-07-30
    260人看过
  • 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违法吗?
    公司对员工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担责,但如果员工因执行职务而造成他人损害的,公司要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员工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司可以向其追偿。一、下班途中撞了人单位赔不赔劳动者下班途中致人损害的,不属于雇主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二、民法典雇员损害他人是否承担责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雇员损害他人的,由雇主承担侵权责任。雇主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雇员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
    2023-02-25
    408人看过
  •  员工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
    这段文字列举了五类可能会影响生产秩序及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包括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或其它非法经营活动者、从事非公司业务或其它非法经营活动、进行与公司业务无关的活动、从事可能会对生产秩序和公司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的个人行为,以及借用公司名义承揽业务谋取私利者、非法收授商业贿赂或者回扣者、非法煽动罢工、怠工,影响生产秩序者、非法携带或拥有危险品或违禁品(如枪支、弹药、刀械、毒品等)进入公司者。以下是对“影响生产秩序及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的改写:1.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或其它非法经营活动者。2.从事非公司业务或其它非法经营活动。3.进行与公司业务无关的活动,影响生产秩序和侵犯公司利益。4.从事可能会对生产秩序和公司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的个人行为。2,借用公司名义承揽业务谋取私利者。3,非法收授商业贿赂或者回扣者。4,非法煽动罢工、怠工,影响生产秩序者。5,非法携带或拥有危险品或违禁品(如枪支、弹药、刀械、毒品等
    2023-09-07
    282人看过
  • 个体工商户违法行为罚款最高可以以多少为准
    1万元。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违章停车最高罚款多少钱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四十一条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2023-07-21
    331人看过
  • 员工带走客户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违法,对于把以前公司的客户带到了新的竞争行业的公司那里的话,可能会涉及到违法的行为,因为这个已经给以前的公司造成了一些商业秘密上面的危害。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离职后带走顾客信息违法吗员工跳槽后带走原公司客户信息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为新的公司带来了经济利益,是违法行为。如果和员工签的《保密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作为员工也有义务不予泄漏。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因此商业秘密包括两部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
    2023-07-03
    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公司违法为员工罚款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5
      1、任意对劳动者任意扣工资的行为违法,一旦发生建议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2、法律依据: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 3.劳动法中是没有企业对员工罚款的相关规定的。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有相应的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
    • 公司对违法行为的员工可以进行罚款处罚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0
      公司对违纪的员工可以罚款吗?公司是没有罚款的权力的。当然公司可以制定规章制度,但必须合理合法,不能超越于法律法规的权限。 公司对违纪的员工可以罚款吗? 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可以进行罚款。但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颁布第516号令明确废止该条例,并规定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代替。由此,企业丧失了罚款的权利。 再者,《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合
    • 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处罚是否合理?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9
      为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维护公司利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每个公司都会制定一个规章制度。但是,所谓的公司规章一般是以规范员工为主要内容,要是员工有违反表现就要依照规章进行处理。那么,要是规定违反规章将要对员工进行罚款的,这样合理吗? 一、用人单位无权对员工做罚款处理 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实际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
    • 对员工违纪行为的处罚程序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08
      由于员工违纪的情节可能导致用人单位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进而影响违纪员工的切身利益,并有可能引发劳动仲裁与诉讼。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在劳动仲裁与诉讼中承担着主要的举证责任,因此,用人单位一定要完善处罚程序,并增强证据意识,以应对可能的仲裁与诉讼。处罚程序应由用人单位制定正式的规章制度,公示给所有员工,以便公开执行。处罚程序可以包含:·确认违纪事实:应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形成处罚
    • 行政违法行为的主体是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1
      行政违法主体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并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相对人。行政违法主体必须具有以下三项特征:一、行政违法主体必须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谓“违反行政管理秩序”,是指行政相对人不遵守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侵犯国家、社会公益或其他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危害行政法律规范所确立的管理秩序的行为。二、行政违法主体实施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