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夫妻共同债务主要看以下两个方面:
1、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举债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2、该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有则为共同债务。
离婚诉讼怎么答辩
(一)补足应提交的证据,防止举证期间过期。
根据最高院的举证规则,一般法院会在立案时,同时给原告一份举证告之书,上海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有二种,一是立案后的七日内,二是开庭前。如果是第二种举证期限,问题就不大了,在开庭前交纳就可以了。如果是第一种举证期限,一定要按时交证据,否则,很可能被对方律师抓住把柄,处于被动。
(二)注意与承办法官联系,及时知晓开庭时间。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应在开庭三日前,将传票送达双方当事人。但是,由于法院开庭的时间,会影响双方庭外调解的进度以及成功率,因此,提早了解法院的安排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如果对方交纳了答辩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并收阅,这样可以了解对方的心里动态。
(三)不放弃与对方的调解协商。
虽然诉至法院,但这不意味着双方一定“法庭上见”。起诉到法院,在某种程序上讲,更能促使双方认识到客观事实,更能认真审视自己的离婚要求,反而使庭外和解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期间仍与对方联系调解事宜,也是必要的。
出特殊事由外,民事主体在开庭审理之日不得缺席,也即不得无故缺席,刑事案件的审理也必须遵守一定的流程。当事人若发现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没有遵守程序法,可以向相关国家机关反映,只要审核属实就可以得到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离婚的夫妻共同债务如何分,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条件
315人看过
-
夫妻一方的债务,怎样认定共同债务
234人看过
-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怎么办,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399人看过
-
共同债务如何认定离婚夫妻的义务
86人看过
-
个人借款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吗,夫妻共同债务认定
317人看过
-
夫妻离婚前债务可以认定为共同债务吗
390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离婚诉讼中共同债务怎么认定,离婚诉讼中共同债务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2双方合意或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举债应由夫妻共同偿还,这是民法上意思自治及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体现,与离婚诉讼的特点一脉相承,即解决婚姻内部权利义务的分担问题;从举证能力方面来看,离婚诉讼当事人为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家庭收人支出情况一般应当是知悉的,对是否存在举债合意、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在举证能力上势均力敌。因此,在离婚诉讼中,一方主张其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举证证明
-
离婚时怎么认定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应该怎样区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3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因共同生活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履行法定义务所负的债务。一般包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解决共同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医疗等活动以及履行法定义务和在共同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负的债务。确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属于夫或妻一方的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如果夫妻有共同举债的合意,则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
-
离婚诉讼中,怎样认定夫妻共同财产?江西在线咨询 2021-06-04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或是约定无效的主要是依据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离婚诉讼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是怎样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5离婚时共同债务的范围有: 1、为了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2、一方或双方为履行法定抚养子女或赡养老人等义务所负的债务; 3、为一方或双方教育、培训所负的债务; 4、夫妻共同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5、双方约定的共同债务。
-
离婚诉讼时无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5-231、夫妻一方婚前欠的债务,用于婚后生活的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4、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的支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