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处置医护人员的医疗事故
如下处置医护人员的医疗事故: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2.患者可以征求医疗机构同意,封存病历或者药物、血液等实物;
3.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调解、诉讼方式解决争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二、如何分类医疗事故等级
医疗事故的等级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医疗事故是指该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三、医疗事故诉讼作出判决的期限是多久
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判决,因为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则会在三个月内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四编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则 第二十五章 送达、期间 第二百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限制。
-
在医疗活动中如何处置医疗事故?
34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医疗事故如何处置
493人看过
-
医疗事故处置规范
416人看过
-
医疗机构要怎么处置医疗事故
190人看过
-
如何处理出具虚假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医疗工作人员?
390人看过
-
医疗事故如何追责,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处理程序
367人看过
-
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应如何认定医疗事故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批量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操作导致功能障碍的,构成医疗事故。即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操作导致功能障碍的”后果与“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或“医务人员诊疗过失”系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原因”。 所谓“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损害结果必须是由“医务人
-
医院如何处理医疗事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2医院如何处理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
-
医疗事故的处置流程是如何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25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一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十五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四十八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区、县或医科大学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
-
医护人员如何防范医疗事故,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10医护人员要防范医疗事故,应该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等。
-
医护人员出现医疗纠纷该如何处理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20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遵守医疗服务的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件的写作质量,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有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