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仲裁时效是否应当不予受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7 14:32:43 378 人看过

对于已经过了仲裁时效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都不会受理。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要怎么应对

如果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且如果在仲裁时效期间存在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的,劳动者可以提供证据证明仲裁时效中止或者中断,这样仲裁时效会重新计算或者中止计算,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再开始计算,这种就可能未超过仲裁时效,仍可以申请仲裁。

《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23: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时效相关文章
  • 超过法定时效劳动仲裁受理吗
    我们在职场生活中,有时候难免会同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比如在工资报酬方面、福利方面等。如果无法协商解决的话,就得通过劳动仲裁进行处理了。那么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怎么办?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既然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劳动仲裁的时间为一年期,那么如果劳动者错过了仲裁时效是否就不能争取自己的权益了呢?显然不是的。误过仲裁时效只是表明了劳动者失去了“胜裁权”,不能通过仲裁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即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也能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通过诉讼程序,一般劳动权利的诉讼时效就延长至两年。不管选择哪种方式解决劳动争议,都不能拖延时间,要尽快处理。一、离职一年后可以起诉吗一般是无法提起的,因为你超过了一年的诉讼时效。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
    2023-03-12
    94人看过
  • 仲裁委员会对超过仲裁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是否一律不受理?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一般来讲,超过仲裁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但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这里的“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料、无法克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中的地震、火灾、水灾、风暴等,还有社会原因造成的现象,如发生战争等,都是当事人主观上无法控制和防止的事件。“其他正当理由”没有具体的规定,主要是仲裁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如当事人生病、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而超过时效等,这些情况都可作为仲裁委员会认定有正当理由的因素。总之,如果超过仲裁申诉时效是上述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仲裁委员会是可以酌情受理的,不是所有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都不受理。
    2023-06-10
    366人看过
  • 超过仲裁时效仲裁委员会也可受理案件吗
    超过仲裁时效仲裁委员会也可受理案件。一般来讲,超过仲裁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但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这里的“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料、无法克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中的地震、火灾、水灾、风暴等,还有社会原因造成的现象,如发生战争等,都是当事人主观上无法控制和防止的事件。“其他正当理由”没有具体的规定,主要是仲裁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如当事人生病、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而超过时效等,这些情况都可作为仲裁委员会认定有正当理由的因素。总之,如果超过仲裁申诉时效是上述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仲裁委员会是可以酌情受理的,不是所有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都不受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2023-06-14
    251人看过
  • 当事人超过仲裁时效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如何处理?
    现实生活中,难免发生当事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耽误仲裁时效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下的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是一概加以拒绝,还是全部受理呢?选择前者,对当事人未免过于苛刻;选择后者,仲裁时效本身则丧失意义。综合现有立法规定,实践中采取区分情况、区别对待的处理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正2001)14号)第3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82条的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此规定赋予了人民法院最终确定申请仲裁时效的权力。《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这一规定与
    2023-06-10
    471人看过
  • 超出劳动仲裁时效的不予受理,可以再次上诉
    1、逾期不受理劳动仲裁,可否再上诉?超过劳动仲裁期限,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不能上诉,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请求有关部门救济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期限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下列期限内提出: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
    2023-05-31
    236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不应当受理?
    会受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被告)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一、诉讼时效三年是什么意思?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二、当欠
    2023-06-26
    269人看过
  •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法院会不会受理起诉
    一、超过劳动仲裁时效法院会不会受理起诉超过劳动仲裁时效法院会受理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期限是多长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期限是一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资料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资料所必备的内容如下:1.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
    2024-01-17
    472人看过
  • 什么情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原告对起诉期限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能,要么案件被裁定不予受理,要么被裁定驳回起诉。人民法院在案件立案受理时和案件审理过程中,都要依职权主动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法定起诉期限进行审查,而不必基于被告的抗辩。原告必须对此起诉符合起诉期限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举证不能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定起诉期限届满,原告起诉权丧失。原告在法定起诉期限内不提起诉讼,期限届满后,原告丧失起诉权,其起诉要么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要么已经受理的被裁定驳回起诉。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情形有哪些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照相关规定下列情形不予受理:(一)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二)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三)争议内容不
    2023-07-24
    405人看过
  •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后超过15日还能起诉吗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后超过十五日不能再起诉了,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当事人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没有提起民事诉讼,则已经丧失了诉权,裁决书法律效力已经生效。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仲裁时效即丧失胜诉权。就劳动争议案件而言,只要当事人申请了仲裁,仲裁裁决书送达后十五天内向法院起诉,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不应当通知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超过仲裁裁决规定的十五天期限,就不能向法院起诉了。即使起诉,法院也不会立案受理。一、劳动仲裁怎么仲裁仲裁庭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工伤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手续一、申请。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
    2023-02-16
    406人看过
  • 法院是否应受理超过仲裁期限的劳动争议
    如果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仲裁期限,它将失去赢得诉讼的权利。就劳动争议案件而言,只要当事人在仲裁裁决书送达后15天内申请仲裁并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立案受理,不得通知不受理或裁定驳回诉讼。劳动争议案件超过仲裁期限的,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受理,法院以不超过诉讼期限为由予以受理,并对其实体作出裁决,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关于60天仲裁的规定就失去了意义,劳动争议仲裁也就白费了。因此,劳动争议案件一旦超出仲裁范围,就失去了胜诉的权利。
    2023-05-07
    263人看过
  • 超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可以受理吗
    司法实践中,一般将因不可抗力和有正当理由,作为劳动争议仲裁仍然可以受理的事由。《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6-14
    162人看过
  •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裁决是否有效
    一、仲裁裁决如果不予执行裁决有效吗无效。人民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后,该仲裁裁决即无效,当事人既可以根据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机构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院起诉。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仲裁裁决执行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
    2023-02-20
    61人看过
  •  年终请假申请是否已超过仲裁时效?
    该段内容讲述了劳动仲裁的相关规定。离职后,如果不满1年,可以在年初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限制。而劳动关系终止的,则需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由于离职,年初申请劳动仲裁,不满1年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申 请 劳 动 仲 裁 的 时 效 限 制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仲裁申请有一定的时效限制。根据该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如果超过六十日,申请仲裁将无法获得仲裁。然而,如果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属于其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在六十日内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时效可以自障
    2023-09-10
    207人看过
  • 对法院不予受理的劳动仲裁事项,法院是否可以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七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当事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受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管辖,作出不受理、不驳回起诉的书面裁定。为摆脱企业困难,批发站向当地政府申请改制,计划改制为内部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并获得政府批准。此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了批发站提交的安置方案,其中规定了职工的各项安置费用。但此后,桂林一家批发站一直没有变为内部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相反,原批发站高管卓某、宋某、王某作为自然人股东,共出资80万元在桂林成立了一家在工商局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当地国资委下发文件,将桂林一家批发站的国有资产转让给桂林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转移后,原批发站工作人员的安置方案一直没有落实。由于安置费没有落实,赖某多次未能向企业和政府反映,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023-05-07
    446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以法院强制程序追诉权利人的权利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 更多>

    #仲裁时效
    相关咨询
    • 超过仲裁时效时是否还可以申请仲裁?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12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认真贯彻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35号),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况。例如,因地震、水灾、火灾、重大流行疾病等情况。“其他正当理由”则范围很宽,例如当事人重病或者童工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至于理由
    • 劳动仲裁裁决不予受理,申请劳动仲裁是否有效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01
      根据你叙述的事实,可以说劳动仲裁委不予受理是有法律依据的。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借款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在单位里的借款与劳动报酬虽然可以抵消,但在法律上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劳动者是可以提出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的裁决不服,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劳动者拖欠单位的借款,单位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但不能提出劳动仲裁。根据我国有关法律
    • 超过时效,不予受理,能打赢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0
      1、协商解决。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兼职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3、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此时需要当事人提交相应的劳动仲裁申请书,然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这个过程中证据的提供是很重要的。当事人要证明自己与该单位之间是存在兼职关系的。4、如
    • 仲裁的诉讼时效是否超过三年?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6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时间如果有专门规定的适用规定,如果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劳动仲裁部门因年龄超过60岁不予受理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0
      依法及时、足额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如果您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那么有两种方式救济自己的权利。其一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其责令对方限期支付工资。如果单位不支付的,需要按照应付工资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其二,您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两种方式是不一样的,所需要提交的证据也不一样。如果是向劳动监察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