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电信诈骗该如何判刑的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当时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判决,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电信诈骗的方式有哪些?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
电信诈骗的具体量刑情节,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千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上述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骗得财物的,以诈骗罪(既遂)定罪处罚。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千条以上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的;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5千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三、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根据公安部有关发布信息,防范电信诈骗,社会公众应注意提高防范意识,做到“三不一要”:
1、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管诈骗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筑牢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时核实。
3、不转账:要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中老年人和妇女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挽回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罪如何判
409人看过
-
诈骗如何判刑网络
294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法院会如何量刑
72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解释是什么,网络诈骗如何根治
494人看过
-
如何识破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
278人看过
-
如何挽回电信网络诈骗的损失?
417人看过
-
电信网络诈骗多少起判刑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5现在有不少违法分子使用非正当的方法进行网络诈骗,这给很多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同时有关部门也出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制。那么,您知道电信网络诈骗多少判刑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文件规定,一般诈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便可进行相关处罚。
-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231、纵观各类网络金融骗局,诈骗分子日趋集团化、专业化,且手段不断翻新。作为网络金融用户,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码、三要素”,牢记“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2、“一卡”是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3、“两码”是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
-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网络电话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17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电信诈骗严重泛滥,使许多人防不胜防,损失惨重,救济无门。那么,除了事后通过公安司法机关获得救济外,电信诈骗是否有事先的自我预防措施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在防止电信诈骗的效果上,事前自我预防应该占主导地位,事后救济往往无济于事。笔者认为,对于电信诈骗,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1。千万不要相信世界上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毛主席诗云:敌人围困千重,我站着不动!对于一个内心平和,不贪
-
什么叫电信网络诈骗,该如何防范?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4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骗取受害人信任,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根据公安部有关发布信息,防范电信诈骗,社会公众应注意提高防范意识,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
-
电信网络诈骗判处缓刑条件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4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是不可以申请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适用于以下几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人不是累犯; 3、根据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