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假释刑罚制度的理论与反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51:19 253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减刑假释刑罚制度的理论与反思一系列相关内容,减刑假释法律规定是可以,也就是说,在监狱表现好,只是获得了减刑假释的资格,而并非说一定要减刑假释。

(一)全面认识减刑假释性质。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知道,减刑假释法律规定是可以,也就是说,在监狱表现好,只是获得了减刑假释的资格,而并非说一定要减刑假释,但是如果在监狱表现不好,是不能获得减刑假释资格的。因此,要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宣传,只有认真遵守监规,服从管教,好好重新做人,才能获得减刑假释的机会,从而早日出狱,开始新的生活,否则只能按照法院判决在监狱服刑。

(二)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等刑事政策。宽严相济、长刑长减、短刑短减是党中央在综合全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国家战略,是当前指导减刑假释改造的根本指针,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也体现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结合的原则。犯罪因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才遭受国家的刑事制裁。因此,对罪犯的惩罚和教育两者不能走偏,既要让罪犯明确,违反国家刑事法律,就要受到刑事制裁,失去人身自由,面对监狱的高墙,深刻反省,认真地思过,又要对罪犯起到教育作用,使他们能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致再危害社会。因此,对于宽严相济、长刑长减、短刑短减理念,就需要深刻认识其内涵,该宽则宽,该严则严,不能只讲从宽或者从严;宽严要统一、要协调;在减刑假释时既要体现国家的宽大处理和人文关怀,也要考虑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要深刻领会法律精神,树立为人民利益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观,要以大局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减刑假释工作的创新举措。

(三)深刻树立感恩报效之心。既然符合条件了,也只是获得了减刑假释的资格,那么国家对服刑人员进行减刑假释,说明国家倡导、鼓励服刑人员在监狱好好改造,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国家对服刑人员进行减刑假释,是对服刑人员的宽大处理,服刑人员应当知道感恩,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人文关怀和人权保障。在获得减刑后,要继续努力在监狱好好表现,争取以后更多的减刑假释机会;在出狱后,要辛勤劳动,热心帮助身边的人,以自己的良好的表现,回报社会。

(四)辩证认识公平公正公开内涵。公平公正公开是在减刑假释过程中必须予以遵守的基本准则。但是不能把公平公正公开绝对化,如服刑人员不能认为自己有劳绩就必须给自己减刑,否则就是对自己不公平;服刑人员不能认为自己因为是累犯、重刑犯被限制减刑假释,是对自己不公平,是对自己的二次惩罚。服刑人员是累犯的,之前在监狱已经受过劳动改造,受过教育,出狱后还要犯罪,说明其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没有消除,如果不对这部分人限制减刑假释,那么他们在监狱不能得到很好地改造,出狱后他们还会再犯罪,还会危害他人,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对于这些人,对其限制减刑假释是应该的,不能认为对其限制假释就是对其不公平。

对于法律明确规定的重刑犯,由于其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非常大,主观恶性大,对社会和对他人的破坏力度强,因此,如果不对其限制减刑,那么他们出狱后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此,要对其限制减刑假释,使其在监狱好好改造,深刻反思自己的恶性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伤害,能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公平是相对的,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的。不能为了照顾少数人利益而忽略了多数人的利益。在对服刑人员讲公平时,那么谁来给受害人及其亲人讲公平呢。而且,在进行减刑假释时还要考虑如何保护更多的人不再受到伤害,如何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更好地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不能为了讲公平而绝对化地去运用公平。

(五)积极履行财产刑以抚慰受害人心灵创伤。财产刑是对服刑人员在承担人身刑的情况下,另外承担财产性的责任,财产刑和人身刑是两个不同的刑种,不能认为执行了人身刑,财产刑就可以不执行;罪犯自觉履行财产刑,有助于抚慰受害人及其亲属的心灵创伤,有效化解受害人及其亲属的仇恨心理和心结,获得受害人及其亲属的谅解,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财产刑履行与否,也是服刑人员是否真诚地认罪服法、悔罪改造,是否尊重法律和法院判决的权威和尊严,是否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比较全面的、合格的人的真实表现;法院判决既然判决服刑人员承担财产刑,那么服刑人员就必须履行财产义务,这既是对受害人的心灵创伤的安慰,也是对国家法律和法院判决的尊重,因此要积极鼓励服刑人员履行财产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3日 17: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假释相关文章
  • 对我国的减刑、假释法定条件的反思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减刑的适用大量而普遍,假释因为其法定条件的严苛而适用较少。作为一种刑罚的执行制度,假释与中国特色的减刑制度共同构筑了我国宽宥执刑罚的基本框架,但假释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瓶颈,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减刑、假释制度。一、减刑、假释条件的比较刑法第78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第2款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不能少于十二年”。第81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
    2023-05-05
    145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减刑假释制度解析
    对符合减刑条件的职务犯罪罪犯,被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以上。对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前款罪犯,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六个月以上。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职务犯罪罪犯,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三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后的刑期最低不得少于二十年有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二年以上。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职务犯罪罪犯,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三年以上方可减刑,一般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有立功表现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三年以上二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二年以上。并且,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2023-07-05
    202人看过
  • 建立完善减刑假释的撤销制度
    本文介绍了建立完善减刑假释的撤销制度系列相关内容,减刑假释的撤销,有几种情形:因检察机关提出异议而撤销、因再审改判而被撤销、因减刑假释后减刑假释条件丧失而撤销。减刑假释的撤销,有几种情形:因检察机关提出异议而撤销、因再审改判而被撤销、因减刑假释后减刑假释条件丧失而撤销。关于因检察机关提出异议而撤销的,法律规定比较明确,实践中问题不大。这里主要谈一下因再审改判和减刑假释条件丧失而撤销两种情况。再审改判是对减刑假释所依据的原审裁判的撤销,相应的原减刑假释裁定即失去了法律依据,应予撤销。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曾有过几个批复和答复,对于经再审改判的,原减刑裁定应予撤销,还需要依法减刑的应当重新办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办理。但这些规定没有明确重新办理的程序,如减刑经过不同法院的,应当由原做出法院撤销,1992年关于原判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又改判应如何处理减刑问题的电话答复也是对经过高院和中院几次减刑后
    2023-04-22
    159人看过
  • 减刑制度与限制减刑的区别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四条的规定,限制减刑是指对被判处死缓的累犯以及其他严重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裁判刑罚时,人民法院根据其犯罪情节等,可以对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刑罚种类变更或者减刑幅度进行一定限制的刑罚制度。那么限制减刑与减刑制度之间是何种关系?笔者认为,限制减刑不同于原有的减刑制度,主要区分要点如下:一是适用的范围明显不同。限制减刑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罪犯,适用罪名范围较狭窄。减刑制度适用的范围没有罪名的限制,适用于刑法中的所有罪名。二是所处的刑事诉讼阶段不同。限制减刑是法院在对被告人裁量刑罚的同时,对未来被告人刑罚变更进行限制的预先裁判,属于一审判决活动的组成部分。减刑制度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根据罪犯人身危险性的降低,法院裁定对其原判刑罚种类进行变更或者刑罚减轻,属于刑罚执行过程中的
    2023-04-22
    148人看过
  • 论罚金刑的易科制度
    罚金刑是法院判定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在西方,它被视为减轻国家建筑监狱经费最合理的方法、是最经济、最无污染的刑罚方法。上个世纪以来,犯罪非刑罚化和非监禁化已成为当今犯罪与刑罚制度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许多国家都把扩大罚金刑的适用作为改革刑事制度的重要标志。特别是1950年第一国际法与刑务会议和1960年第二联合国防止犯罪与罪犯待遇的会议以后,多适用罚金刑,少适用徒刑,减轻财政负担,剥夺犯罪分子赖以犯罪的经济条件,已成为各国立法机关的共识。因此,罚金刑的适用率在不断地上升,而一系列的配套制度的有效运行也对罚金刑的执行功不可没,易科制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一、国外罚金刑易科制度概览及评述1、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即受刑人不能缴纳罚金时,可易科自由刑以代替罚金刑。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挪威、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阿根廷以及英美等许多国家刑法中采取罚金易科自由刑制度。例如
    2023-06-11
    250人看过
  •  讨论减刑制度背后的意义
    以下是两种可能的改写:第一种:撤销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弥补假释适用率低的不足,同时也能调动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第二种:取消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假释的适用率,同时也能让服刑人员更积极地接受改造。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以下是两种可能的改写:第一种:撤销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弥补假释适用率低的不足,同时也能调动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第二种:取消减刑制度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假释的适用率,同时也能让服刑人员更积极地接受改造。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 减 刑 制 度 的 意 义减刑制度是监狱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2023-09-04
    219人看过
  • 减刑假释的刑罚减免方式
    1、减刑:适用于在服刑期间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改造后确有悔改表现或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等的犯罪分子,可以申请减刑。2、假释:适用于在服刑期间有悔改表现、没有再次犯罪危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完法律规定的刑期之后(有期徒刑需执行原判刑期一半以上,无期徒刑至少执行十三年),可以申请带条件的提前释放。最高法关于减刑假释的新规是什么?一、对拒不认罪悔罪的,或者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不予假释,一般不予减刑。二、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三年以上方可减刑;被判处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六个月有期徒刑;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九个月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二年以上;被判处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
    2023-07-01
    268人看过
  • 减刑假释解释规定的限制减刑假释的情形有哪些
    一、减刑假释解释规定的限制减刑假释的情形有哪些?限制减刑假释的情形主要是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对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应当明确终身监禁,不得再减刑或者假释。第十八条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前款规定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参照《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减刑,同时应当依法缩减其缓刑考验期。缩减后,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得少于一年。第二十五条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
    2023-04-13
    350人看过
  •  减刑与假释的内涵
    减刑和假释是两种刑罚制度,其中减刑是对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假释是对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减刑和假释都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制,如减刑的考验期限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假释的附条件和教育改造等。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假释,即假设的释放,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且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刑期的犯罪分子。它只能宣告一次,而且附有考验期限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就应依法撤销假释,将其前罪
    2023-09-04
    170人看过
  •  铅弹量刑制度演变:规范与反思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批复,对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作出规定。明确在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裁量刑罚时,应当综合考虑气枪铅弹的数量、用途以及行为人的动机目的、一贯表现、违法所得、是否规避调查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确保罪责刑相适应。根据《涉枪解释》的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气枪铅弹,达到五百发以上的,即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达到二千五百发以上的,即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非法持有、私藏气枪铅弹,达到一千发以上的,即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达到五千发以上的,即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面对涉枪案件新出现的问题,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对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
    2023-10-14
    499人看过
  • 刑罚执行应多适用假释限制减刑
    在我国刑罚执行过程中,减刑和假释的适用比例极不协调。减刑适用率高,假释适用率低。据笔者调查,减刑适用率少则百分之十几,多则高达百分之四五十;假释适用率在全国仅有百分之二左右。不少地方甚至根本没有适用过假释,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大量适用假释、较少适用减刑的现状形成极大反差。笔者认为,应限制减刑,多适用假释。1.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其一,重新犯罪率高。笔者调查发现,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前三年是重新犯罪的危险期、高发期。罪犯在服刑期间有着强烈的不平衡感、失落感,走出高墙后,不少人存在要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的心理,加上刑满释放人员社会安置工作滞后,刑满释放后很容易重蹈覆辙走向犯罪。其二,减刑裁定的不可撤销不可逆转性,不利于短刑犯的管理。特别是罪犯减刑后余刑不长、不再有减刑机会,这类罪犯不容易服从管教,有的甚至对抗改造。对这些罪犯,监狱很难凭现有手段管理。2.假释制度的优势。其一,预防重新犯罪。假释
    2023-06-11
    490人看过
  • 论减刑撤销制度的如何建立
    (一)建立减刑考验期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裁定时,设定一定的考验期,被减刑的服刑人员在考验期内,没有违规抗改和其他犯罪行为的,所减刑期才能正式有效,否则,所减刑期将被撤销而归于无效,这就是减刑考验。这样做,一方面考验服刑人员是否真心悔过,另一方面促其继续认真接受改造,从而促进减刑制度的良性循环。参照缓刑考验期限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减刑的考验期比减掉的刑期多出半年比较适当,因为半年是一个被大多数人所普遍比较接受的时间段,既不太长也不太短。比如,某人被减掉了一年刑期,则该次减刑的考验期限就为一年半;若减掉了两年刑期,则考验期限就为两年半。减刑考验期未满但减刑间隔期已满,则第二次减刑继续,减刑考验期从第二次减刑开始计算。故当服刑人员在减刑考验期内又被减刑或假释的,则该次减刑考验期应当自动
    2023-04-25
    491人看过
  • 关于减刑假释制度自查自纠的报告
    减刑假释自查自纠报告是某段时间内对于案件审理中存在的减刑假释进行一定的总结和自我检查,帮助更好的对被告人进行减刑假释案件;减刑假释自查自纠报告也是监狱部门积极配合法院、检察院部门工作的表现;对于高效准确适用法律有着非常正向的帮助的,也可以更好的保障被告人的权益。减刑假释适用什么程序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
    2023-07-18
    261人看过
  • 论中国刑罚制度改革
    刑罚从古到今,都是沿着由重到轻、由野蛮到文明,由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这一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这是一条世界刑罚发展的基本规律。目前,整个世界刑罚制度发展的潮流仍然是轻刑化、人道化、开放化。我们要进行刑罚制度改革,也不能忽视这条规律的作用,更不能违背这条规律。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改革〈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整个演变过程1、夏至西周。夏确立了墨、劓、宫等五刑制度,刑罚严酷;商代更趋残酷,出现了许多非人道的极刑,刑罚体系非常残忍;西周为奴隶制刑罚成熟阶。2、春秋至秦。春秋时期以五刑为主,这一时期是奴隶制刑罚向封建制刑罚过度阶段,刑罚依然比较严酷;秦朝刑罚出现新的变化,出现了主刑和附加刑,刑罚仍然非常残酷。3、汉至隋唐。汉朝刑罚开始出现宽缓信号,一些非常不人道的死刑被废除或者修改;随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延续了汉的宽缓趋势:隋朝以《开皇律》为标志,明确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刑罚的内容,废除前朝过于严酷的
    2023-06-12
    46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假释
    词条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更多>

    #假释
    相关咨询
    • 减刑假释制度新规定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9
      一是明确了减刑、假释的性质及适用要求。减刑、假释的根本目的是激励罪犯积极改造,是刑罚执行过程中对积极改造罪犯的一种奖励性措施。为了澄清司法实践中对减刑、假释性质的认识偏差并纠正一些不正确做法,本次修改,在第一条中即规定“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罪犯只有积极改造,表现优异者,才能获得减刑、假释。适用减刑、假释,必须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和实现刑罚的目的。 二是落
    • 缓刑考验期,假释是什么意思,缓刑,假释与减刑的条件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08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根据《刑法》第72条规定,缓刑的条件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
    • 什么叫减刑和假释? 减刑的意思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2
      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制度。 减刑:一般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
    • 减刑假释人员违反规定的处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7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 减刑与假释的条件和限制条件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2
      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