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行政主体资格,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当行政机关执行了无效的行政行为,应由人民法院责令其亦即该行政机关下达适当的补救指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若行政行为存在诸如实施主体欠缺行政权力主体资格亦或是缺乏足够法律依据等严重性且直观可见的违法现象,原告可向法院提交申请以要求确认该行政行为无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有权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相应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七十五条
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第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二、没有行政许可可以经营吗
在我国的制度框架之内,任何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依赖于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这部法律中,明确了行政许可的定义,即在法律普遍禁止的前提之下,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通过颁发许可证书、执照等方式,赋予或者确认行政相对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法律资格或者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如果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未经依法获得许可证书、批准文件以及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进行经营活动,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视为无证无照经营,是非法的。
《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
行政许可证件被依法吊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行政许可证件被行政机关吊销,意味着该项行政许可已经结束,其主体资格因经营资格丧失已无存在意义,应予注销。
在行政机关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弥补损害。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条例规定,如果行政行为存在诸如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或者其行为缺乏法律规定所需要的明确依据等显而易见的违法现象时,那么作为该行为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原告就有权提交相关申请请求法院来对该行为效力予以认定为无效,而人民法院也有权利对此类申请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并依法作出最终的判决裁定。
-
借条丢失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314人看过
-
抽逃出资股东采取何种补救措施?
166人看过
-
判决采取补救措施怎么执行
151人看过
-
合同欺诈受害者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163人看过
-
行政机关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当事人有哪些救济措施?
73人看过
-
没有注册资格的救济措施
437人看过
-
承运人采取的补救措施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1【运输合同知识】承运人采取的补救措施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合同法》第299条规定,承运人在与旅客之间订立旅客运输合同后,其主要的义务是按时将旅客运输到目的地,按照客票上所记载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如果承运人没有按照客票上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的,应当认定没有按照旅客运输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运输义务
-
行政主体如何取得资格山西在线咨询 2021-07-25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资格由国家行政机关赋予。 《宪法》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
-
-
合同违约怎样采取补救措施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1采取补救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指矫正合同不适当履行(质量不合同)、使履行缺陷得以消除的具体措施。关于采取补救措施的具体方式,我国相关法律作了如下规定: (1)合同法第111条规定为: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为: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赔偿损失; (3)产品质量法第40条规定为:修理、更换、退货。应
-
采取合理的施救措施,整理措施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1-08-03保险货物受损后,作为货方的被保险人应该对受损货物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特别是对受损货物,被保险人仍须协助保险人进行转售、修理和改变用途等工作。因为相对于保险人而言,被保险人对于货物的性能、用途更加熟悉,因此,原则上残货应由货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