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笔者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十余年,深感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项目审计业务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计方法较为单一。具体就执行项目审计业务而言,其审计方法运用较为偏重于审中这一环节的过程控制,对审前、审后环节缺乏应有的控制。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须采取一些专门的科学方法来实现。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质量复核方法、区域控制方法、自查互查质量方法、内部审计公示方法等五种方法,加强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制度控制方法,是指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控制制度,以监督、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控制来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控制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计业务中实施制度控制,可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行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建立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PDCA工作循环法的原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我们可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计划(Plan)。针对某一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具体审计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第二步骤是实施(Do)。认真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步骤是检查(Check)。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第四步骤是处理(Action)。总结审计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推行。如果检查的结果与审计之前预定的计划不一致的话,则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要我们认真执行以上四个步骤,周而复始,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循环机制和制度,就一定能够切实保障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在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2004]审计署令第6号)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该办法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出了详尽和严密地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制订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二、运用质量复核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质量复核方法,是指在项目审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程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多层次的复核十分必要。
怎样进行审计质量复核?首先,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应明文规定要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质量复核包括审中复核和审后复核。要对复核人级别、复核程序与要点、复核人职责等作出规定。其次,要结合项目审计的特点,扩展审计质量复核层次,建立由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所组成的三级复核制度,分别履行详细复核、一般复核、重点复核的职责。内部审计小组侧重于审中的详细复核,应指定专人或复核小组对审计过程中已完成的业务跟踪进行质量复核。在审计完成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进行审后复核,在作出正式的审计结论前,对审计组已经完成的全部审计业务进行审计质量把关。
三、运用区域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区域控制方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将整个审计对象划分为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然后对两个区域分别实施详尽程度、繁简程度不同的审计和审计质量控制,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提高审计质量。
如何运用区域控制方法进行审计?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关键工作是确定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在审计方案中应明确将重点审计区域列入工作重点;第二,在审计实施阶段,分别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按照不同的审计方法和策略进行审计。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审计和详细审计,尽可能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审计质量。
四、运用自查互查质量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自查互查质量法主要适用于内部审计小组,它是质量复核方法在内部审计小组中的具体运用。自查法,就是审计人员分别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审计任务,对自己所进行的审计工作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互查法,是指由审计组中担负不同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相互之间对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努力避免使自查互查审计质量的行为流于形式。特别需注意的是,在自查中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查,受习惯性思维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使自查流于形式。互查法虽有助于克服上述局限,但也可能存在审计人员碍于情面,使复查难以深入;或因审计人员不熟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等弊端。因而,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中应严格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自查责任和互查责任,对违规审计人员要进行处理。
五、运用内部审计公示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公示方法,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对重要内部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内部被审单位进行公开的制度。内部审计公示的范围包括:一是对内部被审计单位公开,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内容、处理结果、审计举报及监督电话进行公开。二是对有关内部主管部门公开,公开的目的是一方面取得有关内部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和监督,另一方面让有关内部主管部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建议,从而使被审计单位更好地改进自身的工作。
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公示?首先,在审前阶段,在审计项目正式实施以前,内部审计机构要就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审计组成人员、审计地点及联系电话、审计实施期间审计工作纪律、审计人员廉政纪律及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举报电话,在被审计单位进行公示。审计公示采取书面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一份亦可以多份,张贴于被审计单位显要位置,欢迎被审计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反映情况和问题,监督审计人员执行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情况。其次,在审中和审后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单位职工大会或被审计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职工代表中公布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报告。
进行内部审计公示,让内部审计行为接受被审计内部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是对监督者(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质量的再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公示的过程也是督促内部审计人员更加关注审计责任,在认真、尽职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是审计人员打造更加自警、自重境界的过程。
-
内部审计风险防御,提高审计质量
325人看过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如何规定的
299人看过
-
中介审计怎么提高复核质量
439人看过
-
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
290人看过
-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
207人看过
-
内部审计风险如何计算
384人看过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目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最有效的管理。内部审计与外... 更多>
-
如何使法院审判中质量提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5效法官主导的重要环节。法官要具有良好的庭审驾驭能力,庭审节奏,庭审流程把握清楚。法官在整个庭审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引导当事人围绕案件诉求举证、质证、辩论,正确的表达出要表达的诉求,意向是法官的一个能力。有很多没有请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因为不了解法庭审理流程,表达意思重复、不分详略,这时法官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庭审的顺利进行,提高审判效率。加强判后答疑工作,减少当事人的不满情绪,用法律、用情理打动当事人,
-
如何开展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30XX开展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应参考以下步骤:XX1、明确内部审核的目的。XX2、质量管理者代表应指定内审组长及组员,组成审核组。审核组成员必须具备持有效的内审员证书。XX3、审核组长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放至内审员和各部门,内审组编制审核检查表,做好审核准备。XX4、内审组长主持内审首次会议,内审员按内审各自分工,对各部门进行审核取证。XX5、内审结束后,内审组
-
如何提高公诉案件质量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3所谓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诉讼权利,通常称为"公权"。
-
分部工程质量如何验收?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内容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规定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分部工程质量如何验收?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规定1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成3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均应符合有关规定4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
民事二审裁判文书质量怎样提高?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08裁判文书质量的优劣决定于办案质量的高低,而办案质量的高低又决定于法官素质的高低。裁判文书的质量决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水平和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而是法官的政治、法律素养、审判业务、文化水平、文字表达能力和审判作风等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如果只具备很强的审判业务能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但没有对工作高度负责和精益求精的责任感,不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裁判文书。反之,如果只是具备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高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