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者的性质不同。
所谓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调查核实证据前,对有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根据诉讼参加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而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恶意行为或其它原因,使将来的判决书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而对有关财产的处分。前者是人民法院固定、保护证据的强制性措施,后者则是法院采取的限制财产处分或转移的措施。
二、保全的目的不同。
证据保全的目的在于保全有可能灭失或遭损坏的证据。任何民事纠纷的处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对认定案件至关重要的证据,可能会由于自然人或人为的原因灭失或遭损坏,这就需要在当事人举证和法院收集证据的正常途径之外,按照法律规定的特殊措施,对将有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必要证据及时固定、保存下来,以作日后正确认定案情,作出公正裁判的依据,既保证了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补救方法,也是法院获取证据的手段。而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保证将来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顺利地执行,从而使胜诉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威信。
三、二者所具备的条件也不相同。
证据保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证据若不及时收集或者固定,有可能自然毁灭或者以后难以取得。
2、必须由诉讼参加人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始。在一般情况下,证据保全应由诉讼参加人申请。在没有诉讼参加人申请的情况下,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也可以主动进行证据保全。
3、欲保全证据必须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如果某证据对案件待证事实无丝毫证明作用,即使有毁损、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危险存在,也不需予以保全。
而财产保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必须是给付之诉。其它性质的诉讼不能采取保全措施,因为只有给付之诉才具有执行性。
2、申请财产保全必须有可靠的事实根据和充分的理由。即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行为以及其他原因,使生效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主观上的,即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恶意行为或可能发生这一恶意行为。如在法院作出判决前有出卖、隐匿、毁坏、转移、挥霍双方争议的财产或争议的标的物的行为或可能,从而使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难以执行或无法执行。另一个是客观上的,即由于自然界客观条件的影响,如风雨的侵蚀、气温的变化、时效的期限等,使不宜长期保存的财产或物品变质、腐烂、失效、造成损耗,也会为将来生效的裁判的执行带来困难甚至无法执行,否则将失去财产保全的意义。
3、在时间上,诉讼保全,必须在案件受理后法院尚未作出裁判前。
四、二者进行保全的措施不同。
证据保全是根据证据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保全措施,如对物证的封存、拍照、制作勘验笔录、对书证的复制或摘录,而财产保全则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及清点被冻结财产,并责令被申请人保管等法律规定的其它方法。
-
冻结与财产保全的区别
178人看过
-
保全证据与公证的区别和联系
311人看过
-
什么是涉外财产保全,与国内财产保全有哪些区别
189人看过
-
诉前禁令与诉前证据保全区别
186人看过
-
涉外仲裁的财产保全与证据保全的执行管辖
232人看过
-
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有什么区别?
494人看过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在决定采取保全措施前,可告知申请人提供担保,拒绝提供担保... 更多>
-
合同保全和财产保全的区别?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1合同保全与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不同的。 所谓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前或诉讼过程中,为了保证判决的执行或避免财产遭受损失,而对当事人的财产和争议的标的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它是程序法所规定的措施,一般都需要由当事人提出申请。 而合同的保全,只是实体法中的制度,它是通过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撤销权而实现的。
-
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诉前财产保全与诉中财产保全的区别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是: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如不提供担保,人民法院驳回申请人在起诉前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财产保全都必须交纳保全费用,并依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执行。对申请人是否提供担保的要求不同。诉讼中财产保全,人民法院责令提供担保的,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
-
涉外财产保全和国内财产保全怎么区别?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1涉外财产保全较之国内财产保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1、启动财产保全程序的主体不同。国内财产保全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亦可依照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涉外财产保全,只能由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2、诉前保全后,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期限不同。国内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涉外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当在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对保全财产监督机制不同。
-
诉讼禁令与财产保全制度的区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2财产保全制度和诉讼禁令制度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不同的。财产保全制度适用于普通民事诉讼程序中,保全申请可以在诉讼前和诉讼中提出,保全的范围可以是被告的全部有关财产。财产保全一般采取查封、扣押的方式进行,数额限于原告起诉的金额。禁令制度目前在我国还仅适用于侵犯专利权和商标权的案件中,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满足TRIPS协议的要求而制定的。诉讼禁令也可以在诉前或诉中提出,但其主要请求是被告或有关方停止侵
-
财产保全是什么意思, 诉讼保全和保全财产保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意思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3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财产保全根据提出的时间不同,分为诉讼保全和诉前保全。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诉前保全可以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所在地或者案件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诉前保全必须提供担保;诉前保全必须在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