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间接故意的情况:
一、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二、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
区别:
一、认识因素有所不同;
二、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
三、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四、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并且不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和接受态度
上不同,直接故意杀人对结果的预见既包括必然发生也包括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只能是预见到结果的可能发生。同时,直接故意杀人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
结果;而间接故意杀人则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抱有无所谓的放任态度,不积极追求,但也不加防止,而听之任之。
另外,从犯罪形态来看,直接故意杀人存在着未遂,而间接故意杀人却不存在未遂。应当注意,对于教唆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和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
神病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应当以直接故意杀人论处。由于行为人不属于法定的犯罪主体、不负刑事责任,他们只是教唆者的杀人工具,因而教唆者构成故意
杀人罪,应对杀人后果负完全刑事责任。
因为交通肇事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导致被害人的死亡,或者肇事者害怕承担责任而直接杀死被害人,在这些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在了解了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差异之后进行判断,看看行为人究竟该以哪种罪名定罪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是一个意思吗?
402人看过
-
诽谤罪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138人看过
-
诈骗有没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41人看过
-
主观要件: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415人看过
-
醉驾间接故意包括哪些情况与直接故意有什么区别
134人看过
-
间接故意会比直接故意罪轻吗
292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吗,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10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
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什么,法律依据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8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什么是间接故意?怎样认定间接故意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5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 (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
-
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什么,具体规定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4-09-28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 (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
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间接故意犯罪中的故意犯罪是怎么认定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5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对明知可能发生的结果既不是希望其发生,也不是希望其不发生,而是任其自然,发生不发生都无所谓。 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 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