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跟法律关系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7 10:53:27 308 人看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一切法律的制定都不得违背宪法中的各种内容。法律是除宪法以外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效力仅低于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的法律都是依据宪法来制定的因此每部法律在最后都要写“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样一句话。

宪法(constit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一、三个阶段

从传统的国家学来看,宪法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警察国家时期

国家与社会并未真正区分,统治者作为国家的代表,与代表人民生活环境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如同家父长,统治者拥有至高权力,国家可以为人民等,规范以上事项之宪法即为“固有意义的宪法”。

自由法治国家时期

此一时期由于思想的启蒙、中产阶级兴起,国家与社会逐渐区分开来,此一时期的思想认为社会先于国家存在,且基于私法自治(即契约自由原则)而自发性形成,国家是为了使社会运作完善而产生的,因此政府对于社会的干预越小越好,透过天赋人权、议会制度、司法制度的确立,国家间接使社会运作顺利,人民权利透过间接的方式受到宪法的保障,所以又称为“形式法治国”。在此一时期,行政法开始出现,依法行政、法律保留、特别权力关系等概念逐渐出现。

社会法治国家时期

鉴于前一时期国家任务范围狭隘,在私法自治及契约自由等前提之下,经济力强大的社团或财团造成市场垄断,对于人民权利侵害过巨,因此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非完全重叠,也非完全分立的二元,而是应有适度的混合,国家形成社会秩序同时,也要对人民权利予以最低的保障,强调人民基本权利可直接以宪法为保障根据,并且宪法应加入基本国策,以补充性原则保障人民福利。此一时期,不只国家,社会的一般人民也要遵守宪法对于基本权的保障规定,但随着时间转移,因而使国家修改宪法的可能性增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21: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垄断相关文章
  • 民法典与宪法的关系:从法律体系到立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是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每一个公民的尊严都被平等对待。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制定的依据,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内容都应当源于宪法体现宪法,民法典的立法依据是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表明其立法依据,确立了民法的宪法基础。宪法中规定,一个公民拥有丰富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人身权、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社会经济类的权利、文化教育权、批评监督权和获得国家救济等权利。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关于民族关系的规定包括什么各民族一律平等,将会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区域自治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
    2023-08-05
    143人看过
  • 继子跟后妈的法律关系
    一、名份型名份型继父母子女关系,即继子女没有受继父或继母的抚养教育,也未对继父或继母尽赡养扶助义务,仅有继父母子女外在名份,双方无任何实质的权利义务关系。名份型继父母子女关系,仅存在着姻亲关系。这种关系因继子女的生父母与继父母婚姻关系的存续与否而自然成立或终止。由于这种形式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只是因为父母一方再婚而形成的单纯的名份上的父母子女关系,所以,继子女只有继承其亲生父母财产的权利,没有继承继父母财产的权利。二、抚养型抚养型继父母子女关系,即继子女与继父或继母生活在一起,继父或继母对其进行了抚养教育。三、收养型收养型继父母子女关系,即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的亲生父母同意后收养了继子女而形成的养父母子女关系。一、继子女需要赡养继父母么1、对于名分型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由于继父母没有抚养教育继子女,因此继子女也就没有对继父或母尽赡养的义务。2、对于共同生活型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由于继父母已经
    2023-04-05
    130人看过
  • 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的关系与差异
    宪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部分,它是指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一种说明,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已经存在并且正在生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所作出的说明。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保障宪法的贯彻落实而建立的制度和开展的活动的总称。宪法监督的主要活动是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指有权机关为保障宪法实施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行为进行审查,以对其是否违宪作出裁决的活动。依照宪法趋旨解释宪法条文的必要性宪法无明文规定时为实现宪法制度的趋旨有必要采用某一种方法,有时因未采用这一方法会出现违宪的情况。例如,国选(国会议员、国家总理的选举)辩护权的保障中有要求法理(被告人要求以积极的方式保障其应有的权利的场合如果没有积极去保障该权利则认为是对其权利的侵害;相反并不要求保障权利的场合不予保障权利则不发生权利侵害问题)和有效放弃法理(被告人并非有
    2023-08-05
    400人看过
  • 宪法法律关系具体指什么意思
    宪法的法律关系简称为宪法关系,是指根据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是立宪社会最为基本的政治秩序在宪法上的表现。一、法律和宪法相同点(1)宪法与法律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形态。(2)宪法与法律都是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3)宪法和法律都以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4)宪法和法律一样具有制裁性。二、关于宪法的标题题目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美好家园离不开法治保障;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扎实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学法守法意识和维权能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治六进”工作,大力推进“平安建设”;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2023-02-18
    198人看过
  • 宪法对个人的关系是什么
    一、宪法和个人的关系根据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第二章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一百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谷穗和齿轮。第二章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第一百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二章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
    2023-06-03
    96人看过
  • 宪法性法律宪法相关法有哪些
    在中国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宪法性法律有三个特点: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最后,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没有特别要求。一、宪法性法律与一般法律的异同1、宪法性法律与所有法律的共同点在于,它们作为宪法的子法都是对宪法的“规则化”。宪法是原则性的规范,是抽象的;法律是规则性的规范,是具体的。宪法性法律是法律而不是宪法,因此它应该具备一般法律的基本特征,即它们主要是由一些具体的、可直接操作的规
    2023-03-25
    232人看过
  •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宪法性法律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棋牌室打麻将违法吗?符合程序合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娱乐场所只收取正常的场所和服务费用的经营行为等,不以赌博论处。麻将馆即棋牌室,可以去工商局办理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
    2023-07-15
    118人看过
  • 刑法、宪法和立法法的大小关系
    宪法,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以保障人权为目的,对社会进行制度安排的基本形式,经历了由单一的政治制度安排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宪法是每一个民主国家最根本的法的渊源,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宪法是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宪法而产生的。中国宪法是由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立法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立法法》第一条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023-02-22
    377人看过
  • 宪法性法律是不是宪法
    它们与其它法律一样都是对宪法的“规则化”,但又与其它法律明显不同:宪法性法律是“宪法”法,是“国家”法,是“权力”法和“权利”法。它们通过将宪法内容具体化、程序化来保障宪法。在成文宪法的国家,宪法性法律起到对宪法典的补充作用。而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宪法结构中的成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绝大多数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宪法指导思想的载体。宪法性法律有两种:一种是带有宪法内容的普通法律,如选举法、国家机关组织法等;另一种则是带有宪法内容而经国家立法机关依法赋予其法律效力或重新进行法律解释的某些政治性文件或国际协议、地区性盟约等。宪法与普通法律有哪些不同?宪法与普通法律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的问题。例如: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
    2023-08-15
    406人看过
  •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根据《宪法》规定,对于“宪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是指具有法的一般特征的规范性文件B.是指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C.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D.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文本中的“法律”在不同条文中表现不同的含义。如以“以法律的形式”、“法律效力”的形式出现时,通常指法的一般特征,即具有一般性、规范性、抽象性、强制性等。但是,当宪法和法律连在一起使用在宪法文本时,通常指由全国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当法律与行政法规等相连使用时“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因此,这里的法律应当从狭义上来理解,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2023-05-04
    379人看过
  • 法律上宪法比例原则是怎样的
    法律上宪法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当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适当方式进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一、民事公益诉讼是什么意思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诉诸法律,都叫做民事私益诉讼。但是,民事公益诉讼则是针对一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特殊的主体可以提起的民事诉讼。常见的比如消费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都有严格的资格限制,起诉条件也不同于一般的私益诉讼。二、交通事故精神抚慰金赔偿原则有什么交通事故精神抚慰赔偿原则如下:1、一般与特殊关系原则;2、坚持社会信任原则;3、公平合理原则;4、适当补偿,限制原则。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的损害,很难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其不含直接物质损失内容的相应价值,只能适当补偿受害者的精神损害。希望通过对受害者的经济补偿,减轻或消除受害者的情感痛苦,从而起到安慰作用;5、确定法
    2023-02-15
    174人看过
  • 宪法关系包括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关系包括:1、宪法权力关系:主要是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2、宪法权利关系主要是公民之间的权利关系;3、宪法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讨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本源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定什么机构负责解释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权。这项内容在宪法以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而且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一项“职权”。“既然‘解释宪法’是一项职权,是其他机关所不能具有的,那么就决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解释宪法’的权力的专属性和排他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
    2023-07-21
    176人看过
  • 宪法关系主体类型
    宪法关系主体类型如下:1、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由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配置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国家权力的横向分工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以及国家主席的权力。每个国家机关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国家权力及其权限范围,如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对各类法律纠纷进行司法审判;军事机关掌握国家军事权等;2、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宪法通过规范来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界定,规定了权力的取得方式和运行程序等,从而有效地防止国家权力的泛滥,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充分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有防御国家侵害的功能。通过宪法规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可以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侵害,这种防御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3、国家与社会团体的关系。社会团体作为宪法关系的重要主体之一,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宪法关系,如工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宪法关系
    2023-08-09
    457人看过
  • 宪法是关乎公民权利的法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监督制度;将每年12月4日确立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制度。这些内容标志着宪法将在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将起到核心和引领作用。宪法起源于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20世纪初,为扭转国势江河日下的局面,清政府被迫启动了中国的制宪历程。1908年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终于面世。《钦定宪法大纲》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但是这部宪法没有挽救清王朝被推翻的命运,随后成立的中华民国也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宪法的制定与修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这一宪法性文件。随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颁布了4
    2023-04-24
    259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垄断
    词条

    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独立的大企业或少数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的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者垄断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 更多>

    #垄断
    相关咨询
    • 监察法与宪法的关系是哪些法律关系?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1
      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制定监察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总结反腐败斗争经验、巩固反腐败成果的制度保障,主要任务是: 1、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要举措。监察法为监察委员会履行
    • 什么是宪法关系?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6
      根据我国宪法的立法精神,什么是宪法关系的包容性特点的答复如下:所谓宪法规范的包容性,是指宪法内容的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它容纳了执政者以外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利益。
    • 宪法是法律么有哪些关系呢?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1
      第一,宪法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有这么几个特点:最高权威性、原则性、概括性、适应性、无具体惩罚性、相对稳定性。 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有这么几个特征:它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由国家来制定和认可,并辅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第三,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
    • 宪法和其他法的关系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3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其它法律的制订都是以其作为标准的。宪法只作出原则性的规定,而具体的规范则是在各相关法规当中,比如刑法规定刑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诉讼法就规定诉讼程序,但它们的制定都不可以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就是违宪。
    •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的关系是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29
      我国的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当代中国法律部门包括: 第一个法律部门是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比如大家知道的,人大代表通过什么法产生呢?是通过选举法产生。中央国家机关都有一部组织法,没有组织法就难以产生这样的国家机关。要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大家可能还记得2005年我们通过的反分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