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后无法赔偿,属于民事纠纷,不再坐牢。
1、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经济损失的,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还应当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罚款;
2、其财产不足以全额支付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对被害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3、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孕妇判刑一年生完后还会不会坐牢
孕妇判刑一年生完后是否还会坐牢需要根据情况来定。
孕妇判刑一年,可以缓刑,生完孩子后,除非情节严重危害社会要收监。一般哺乳期会考虑孩子,监外执行。或缓期执行。孕妇是不用坐牢的,要监外执行,等过了哺乳期才可以收监坐牢,孩子可交给亲属看管。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需要在认识和运用中加以区别。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
合同诈骗罪罪犯出狱后,是否仍需还清债务?
394人看过
-
出狱后信用卡还款问题:是否仍需偿还?
336人看过
-
改制后公司债务是否仍需偿还
395人看过
-
出狱后非法集资者是否仍需还钱?
296人看过
-
非法债务是否仍需偿还
400人看过
-
无力偿还债务拘留15天后仍无力偿还还会
499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债务人虽有劳动能力,但仍拖欠债务未偿还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5在执行程序中,如果被执行人具备个人劳动能力却依然选择拒绝全额履行应偿付之债务,作为债权人的原告或债权人委员会可以采取以下各个方面的举措:首先,向法院系统提交详细、准确的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请求判决机构权威介入并对被执行人财物实施细致的查封、冻结和扣押等法律手段;其次,如果被执行人蓄意隐瞒财产信息,债权人有权依据实际情况向法庭申请追诉被执行人逾期未按时归还借款所产生的额外滞纳金和罚款金额;此外,司法部
-
挪用公款出狱后仍然无力偿还怎么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09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服刑结束后出狱,仍然无力偿还的,如果只是暂时无力偿还的,可以协商分期还款,如果是没有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
-
保释出狱后是否仍需服刑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0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对未被刑事羁押的被追诉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要求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确保其随传随到。在我国,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与是否坐牢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法院审理后认为有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被取保候审;如果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
-
取保候审出狱后是否仍有可能被判实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2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并不能完全排除被法院判处实质性刑罚的可能性。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仍有可能面临缓刑的判决。具体的判决结果将取决于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动机、犯罪情节以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其自身的人身危险性等因素。 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采取了取保候审这一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也无法保证他们最终不会被判处实质性刑罚,甚至可能会被同时收监执行。
-
偿还债务能力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11要认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能力,可以通过判断债务人的经济状况,查询其资产情况等方式,如果债务人没有按照约定偿还债务,则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