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罪坐牢后可以不归还吗
在职务侵占案件中,被告一旦获罪服刑之后,仍需偿还相应金额。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员工而言,若能利用自身职务之便,将所在单位的合法财产非法据为已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将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法律惩罚。
然而,归还所侵占的财物将作为衡量被告人量刑轻重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退赔,那么法院将会酌情从轻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侵占罪坐牢后钱怎么还
在侵占罪的罪犯承受完刑罚之后,其仍然有义务偿还所侵占之物。若侵占的物品失去了返还可能性,抑或是已被毁损,那么违法者将应当依照这些财物的价值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并不因其刑期的履行而获得豁免。
至于那些无力接受一次性付款的债权人,他们可依据民事诉讼程序,请求债务人分阶段偿付欠款或通过强制执行犯罪者的个人财产来实现追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侵占罪坐牢后可以不归还吗”,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
职务侵占罪30万已经归还还要坐牢吗?
61人看过
-
不归还欠银行贷款,坐牢后可以不还吗
434人看过
-
职务侵占坐牢后还是有犯罪
266人看过
-
普通侵占罪要坐牢吗
379人看过
-
侵占罪坐牢多久
393人看过
-
归还后可以起诉职务侵占
135人看过
-
职务侵占归还后可以不立案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231、该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不可以不立案。 2、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具体应当经过公安机关侦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法院审判后来决定是否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
侵占罪从犯还能坐牢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14需要。侵占罪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具体规定是,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占罪判刑之后,仍然应承担相应的返还侵占财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
-
职务侵占坐牢后还是有犯罪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1需要返还的《刑法》第271条侵犯职务罪是指公司、企业和其他公司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性,非法占有本公司的财产,金额很大的行为。构成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金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没收财产。我国《刑法》规定,积极退赃可作为酌定从轻量刑情节,具体如何量刑要根据侵占的数额和情节确定的刑罚。对于职务犯罪犯来说,通过自退还赃物的方式消除犯罪的影响,是确定悔改表现减刑的必要条件,认定改造
-
2022年侵占罪坐牢用还款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20需要。侵占罪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具体规定是,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侵占罪判刑之后,仍然应承担相应的返还侵占财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
-
归还后可以起诉职务侵占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已经构成犯罪的,不会因为归还赃款就不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