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欠网贷起诉了怎么办理
1.协商解决:与出借人进行协商还款,请求原告撤销起诉。
2.积极应诉:
(1)签收法院送达的各种诉讼文书,包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
(2)可以自己进行诉讼。
(3)提交答辩状。法律规定,被告要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
(4)收集、提交证据。一定要详细阅读法院的《举证通知书》,严格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举证。
(5)按时参加开庭。法庭是打官司的双方面对面直接说理的地方,所以才有"咱们法庭上见"的说法。
参加开庭可以向法官阐明自己的立场,如果借贷方有违规行为,可以提相关供证据给到法官,法官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会根据法律给予公正的判决,如果不出庭,法院同样可以进行缺席审判。
如果因为客观原因,确实不能按时出庭,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开庭日期。
(6)法院的裁定、判决出来后,对结果不满意的要及时上诉。裁定的上诉期限是10天,判决的上诉期限的15天,从接到裁定书、判决书的次日起计算。
二、欠网贷起诉法院多久受理
法院一般在七日内受理,前提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欠网贷起诉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多久
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如果网上贷款不还怎么办,欠了多家网贷怎么办理?
310人看过
-
借了网贷欠钱被起诉怎么办
408人看过
-
如果网贷不还会被处理吗,还不起网贷被起诉怎么办?
455人看过
-
网贷起诉开庭如果没去怎么办
366人看过
-
欠网贷3万多还不上怎么办,如果欠网贷还不起怎么办?
128人看过
-
如果被骗了贷了网贷该怎么办
188人看过
-
网上贷款欠了8000如果要起诉会怎么判?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17一、您如果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认为还贷款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比如,砍头息,阴阳合同,或者年利率高于14.8%以及被暴力催收等等问题,并且有充分的证据,您可以在上诉期限内上诉。 二、另外如果法院超期审理,您对案件的审理的程序有争议的,也是可以依法提起上诉的,具体情况您可以与我联系。
-
拖欠贷款怎么办如果被起诉会怎么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2如果贷款尚未偿还,应积极应诉。暂时无法偿还的,可以与债权人协商或向法院申请分期还款。 如已完全丧失还款能力,可与银行达成和解协议,由自己或银行帮助处置名下的资产偿还贷款。
-
网贷欠了两年了未起诉的后果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28一、借款诉讼时效 《民法典》对借款纠纷规定了3年的诉讼时效,但这里所指的3年并不是简单地从借款日起计算,而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起计算。 1、《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如果网贷欠了之后没钱还了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19建议和对方进行协商处理,或者是申请延期。网贷也是属于民间借贷的一种,属于互联网贷款,借款人在签订了贷款合同以后需要按时进行还款,保持信用记录,如果逾期不偿还贷款的话,极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
民法典规定网贷欠钱被起诉了怎么办如果诉讼成功会怎么样河北在线咨询 2024-08-31债权人会申请法院查封您的财产,冻结您的银行账号,法院判决后,您不履行法院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