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的法律要求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5:44:22 247 人看过

死缓是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这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法律制度。适用死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罪该处死;二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

(一)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

(二)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

(三)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

(四)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改为剥夺政治权利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五)对死刑缓期执行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3日 04: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缓相关文章
  • 死缓核准后的法律效果
    一、死刑复核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七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报请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二)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发回重新审判;(三)认为原判量刑过重的,应当依法改判。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死刑复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
    2023-04-06
    72人看过
  • 医疗事故致死的法律处罚要求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可以知道医疗事故罪的处罚标准是从拘役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期间不等。处罚的对象必须是医护人员,比如医院医生、个体医生、护士等,在客观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属于过失,过失的行为造成就诊人的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如果是故意犯罪就不成立此罪,而以其他罪论处。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项目有什么1、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条例》的规定,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这实际上是要求死者家属提供丧葬费用的证明,并且按照证明的标准进行赔偿。我们可以想象在我国偏远地方的农牧区,这样的赔偿标准是很少的。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2、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是对因患者的死亡而丧失的未来应得利益的赔偿。侵害生命权,其实质在于将自然人的死亡提前,即为死者近亲属的消极损害。有学者认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精神损害赔偿,我国最高人民法
    2023-06-30
    372人看过
  • 法律规定死缓就是不死吗?
    一、法律规定死缓就是不死吗?法律规定死缓不一定就是不用死了。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因此被死缓的犯罪分子只有在不故意犯罪的情形才能不用死。法律依据《刑法》第五十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二、死缓处理方法是什么?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四种处理方法: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
    2023-06-16
    222人看过
  • 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法律要求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由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而应当周密调查,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的死亡仅仅是由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责任或者救助义务,不及时抢救而驾车逃跑的逃逸行为造成的。3、被害人死亡是由于逃逸行为而造成的,被害人的死亡除交通行为导致外,未介入其它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如果介入其它的加害行为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则不属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范围之列。如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而逃逸,被撞者被他人送至医院抢救,但由于医生的玩忽职守出现医疗事故致使被撞者死亡,或抢救期间因其他意外导致死亡
    2023-07-06
    211人看过
  • 死缓通过后的法律效应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法律效果: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3、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4、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死刑和死缓的核准和复核区别死缓复核是指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对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的审查核准。程序:报请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对于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死缓案件,在上诉、抗期满后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的,应当将该案件主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等等。《刑法》第五十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
    2023-07-06
    386人看过
  • 死刑与死缓在法律上区分
    法律区分死刑与死缓:1、死刑又称正法、处决,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以结束罪犯的生命作为刑罚。2、死缓是对罪行足够死刑者,在判处死刑的同时给与两年的缓期,期间罪犯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则自动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减为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经查证属实,则执死刑。死刑与死缓有什么区别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是:(一)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二)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三)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四)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
    2023-08-14
    311人看过
  • 死刑与死缓的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
    死缓和死刑的区别:1、在适用条件方面,死刑只适用于犯罪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犯罪极其严重,一般是指手段极其残忍、后果极其严重、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情况。死缓适用于犯罪处死,但有法定或者酌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2、死缓是死刑的一种变通形式,不属于单独的刑罚种类,任何立即执行死刑的人,无论是否上诉,都必须由最高人民法院审查,死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审查。死缓是什么意思,死缓和死刑的区别死缓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死缓和死刑的区别如下:1、适用条件不同;2、审判程序不同;3、刑罚执行方式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023-07-16
    88人看过
  • 法律定义上的死缓是什么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死缓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作为我国一项独特的死刑执行制度,死缓制度最初是作为我党的一项刑事政策发端于1951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中,适用对象是没有血债、民愤不大和损害国家利益未达到最严重程度,而又罪该处死的反革命分子。死缓减刑的法律要求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一)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两年考验期从核准死缓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二)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三)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四)死刑缓期执行因重大立功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再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再减为有期徒刑的,减为有期
    2023-06-03
    96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赔偿法律要求
    1、医疗费;2、误工费;3、护理费;4、交通费;5、住宿费;6、住院伙食补助费;7、必要的营养费;8、丧葬费;9、被扶养人生活费;10、死亡补偿费;11、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尽管其本人无法向加害方索取赔偿,但死者的法定继承人或者其他依法享有继承权的人,可以要求加害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及年限与残疾赔偿金是一样的。标准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赔偿的期限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照五年计算。总的来看,死亡赔偿金的额度比起以前的规定提高了。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临汾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2023-07-02
    259人看过
  • 死缓的法律有没有明文规定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一)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二)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三)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四)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改为剥夺政治权利五年以上十年以下。(五)对死刑缓期执行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刑事死缓法律怎么执行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3、如果属于故意犯罪,情节严重,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4、如果是累犯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2023-07-22
    444人看过
  • 工地工伤死亡赔偿法律要求
    现场伤亡赔偿标准是职工因工作死亡,其近亲属应当领取丧葬补助。工伤保险基金的赡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按照下列规定执行:丧葬补助是统筹区域内职工6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亲属养老金是以职工本人工资为基础,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报酬第三,一次性死亡津贴标准是去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如果员工受伤,将得到医疗费用、住宿、营养等补贴。江西工伤死亡赔偿标准1、江西工伤死亡赔偿标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丧葬补助金。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
    2023-07-01
    446人看过
  • 起诉法官判缓刑的要求
    法官判缓刑一般无需批准。即判缓刑不需要经过上级法院批准,一般只要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法院就可以判决。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后,法官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缓刑判决的,需要由合议庭进行评议,由合议庭作出判决,法官对判决进行宣读。一、刑事一审为什么会开二次庭刑一审会开二次庭的原因如下:1、延期审理;2、中止审理。在法院诉讼中,经第一次开庭审理后,如果承办法官认为第一次开庭没有能完全查清案件情况、或认为有些证据和事实需要进一步核实调查的、或出现了新的证据需要双方质证等情况,都可以决定进行第二次开庭,甚至第三次开庭,只要在规定的审理期限内,都是合法的。开庭审理是法院审判程序的核心阶段。审判程序可分为开庭审理前的准备、法庭审判(即开庭审理)、生效裁判执行等基本阶段。开庭审理的结果就是裁判(即判决或裁定),法院做出的裁判在满足生效的条件后即成为生效裁判,生效裁判进入执行程序予以执行。开庭具体步骤如下:1、由书
    2023-06-26
    393人看过
  •  探讨死刑与死缓在法律适用中的差异
    死刑和死缓是两种在法律中具有严格区别的刑罚方式。死刑适用于特别严重的罪行,而死缓适用于较轻的罪行。执法方式也不同,死刑需要经过公开审判,而死缓则可以由公安机关执行。考验期限也不同,死刑的考验期限为两年,而死缓的考验期限为一年。最后,法律后果也不同,死刑一旦执行即不可逆转,而死缓在考验期满后可以予以解除。总之,死刑和死缓在适用条件、执法方式、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死刑和死缓在法律中的区别在于,它们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执法方法不同。考验期限不同。法律后果不同。死刑是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死刑与死缓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方式,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死刑是指被定罪为犯罪的人,被判处死刑后,就失去了生命。在执行死刑前,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如上诉、申请再审等。死缓则是指被判处死刑,
    2023-11-18
    122人看过
  • 法律规定死缓是多少年
    死缓的年限和法律规定是两年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死缓最少服刑15多少年死缓最少服刑十五年,法律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法律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因此,死缓最少服刑十五年。二、死缓和死刑有什么不同死缓和死刑的不同方面在字面意义以及实际代表内涵不同,“死刑”代表着“死刑立即执行”的含义。而“死缓”则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三、死缓和无期徒刑的区别无期徒刑与死缓的区别
    2023-06-23
    33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缓
    词条

    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 更多>

    #死缓
    相关咨询
    • 适用死缓要求死缓要求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03
      根据我国《》第48条之规定,对于应当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由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知道,适用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至于什么才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要靠法官综合考虑全案的情况,包括犯罪情节、被害人过错、罪行轻重以及其他可以认为不立即处死的情节等等。
    • 2022年刑法怎样要求死刑缓刑的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3
      1、只要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在判决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 死缓的要求应符合什么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23
      1、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 2、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 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 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改为剥夺政治权利3年以上十年以下。
    • 死缓变更的要求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9-02
      关于的法律后果,有三种可能:一是执行死刑,二是减为,三是减为。执行死刑的条件是在2年的死缓执行期内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要求是故意犯罪,也就是说在死缓执行期内过失犯新罪的,不能立即执行死刑。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2年的死缓执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也就是说,在死缓执行期限内,有过失犯罪或者一般违法行为的,也应当减为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2年的死缓执行期内没有
    • 法律法规死缓和死灵还有死缓的区别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死缓减刑的法律要求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一)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二)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三)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四)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