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
一、投毒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行为犯,目前没有法律规定具体的立案标准。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且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可以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
2、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可以出于间接故意,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3、侵犯的客体要件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 、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投毒者会量刑多少年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虚假危险物质投放罪的严重性
194人看过
-
如何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如何量刑
341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怎么认定如何处罚投放危险物质罪
387人看过
-
危险物质投放虚假罪的处罚标准
179人看过
-
虚假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否构成罪名
377人看过
-
如何判断危险物质投放是否虚假罪
298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如何认定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如何量刑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03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犯投放危险物质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虚假投放危险物质罪应怎样量刑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2《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
-
虚假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1-11-09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处罚规定:投放虚假爆炸、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虚假报酬罪与虚假原始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20本罪与后罪在主体、主观方面犯的客体等方面有相同或类似之处。二者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 (2)行为方式不同。前罪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后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
-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21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属性的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必须是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 3、故意的内容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故意内容的、投放危险物质罪则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故意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