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患者死亡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2 14:14:04 418 人看过

医疗事故患者去世打官司。即使患者死亡,也不影响打官司,患者家属也有权提起诉讼。如下:1、医疗事故导致患者去世的,由患者家属代替患者提起医疗纠纷诉讼;2、提起医疗纠纷诉讼的前提,首先要确定属于医疗事故,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应当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申请;3、申请可由患者家属提出,也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提出;4、确定属于医疗事故,可以根据民事诉讼的流程进行医疗事故诉讼

非医疗事故之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不良后果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第2项规定,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道不同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构成医疗事故。由此可见,医疗意外的发生,并不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所致,而是患者自身体质变化或者特殊病情突然发生的,它的发生不是医务人员本身和现代科学技术所能预见和避免的。由于医疗意外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主要是患者家属对突然发生的意外病情变化不能理解,对突然遭受的不良后果也不能接受,常误认为是医务人员存在医疗过失或者把医务人员正确的治疗措施当着诱发不良后果的要源。

医疗意外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患者死亡、残疾或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

2、不良后果的发生,是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所引起的。

医疗意外在医疗实践中,必须严格区分医疗意外与医疗事故的界限。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医务人员主观点上有无过失。如果造成患者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主观原因所致,即属于医疗事故是;如果发生患者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是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医务人员并无过失,则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医疗意外。在医疗实践中,医疗意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发生在许多诊疗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以下列举几种医疗意外的情况:

1、因患者的特异体质,在医疗护理工作中,虽然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但仍发生了不良后果;或因发生对药物的严重过敏反应,虽经积极抢救仍不能避免导致其死亡结果的发生等。

2、某些小儿科疾病,常可出现无法预测的病情变化,突然恶化,最后导致死亡。如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的患儿易发生咳血后引起吸入性窒息死亡。心脏病患儿易发生心跳骤停、脑及心脏血管的栓塞,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的婴幼儿猝死综合症等。

3、在某些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措施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如心脏插管、心脏的电起搏、心脏的电转复等,可以引起心律的失常、心脏骤停、心力衰竭、静脉栓塞、感染等;临床使用抗心力衰竭及抗心率失常药物时,也可以引起新的心律失常发生。

4、临床上各种内窥镜的检查,如食管镜、气管镜、纵隔镜的检查,各种体表、体内的穿刺技术等,虽按正确技术操作进行,操作合理,也难免发生不良后果。

以上列举的情况,都属于难以预料的不良后果,属于医疗意外,不属于医疗事故,医务人员没有责任。

判断是否构成医疗意外时应当审查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无充分履行预见危险发生和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义务。

这些义务包括: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服务行为之前,是否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询问、了解和记载;是否了解使用的药物可能出现意外危险性状况以及这种意外危险性的程度了解如何;是否严格检查使用的药物、器械的状况;是否对可能出现的意外危险性进行了急救准备;是否按医学规范与标准进行过敏实验和观察判断结果。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无充分履行告知危险发生的义务。

患者具有选择医疗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行为前,有无充分向患者介绍采用的医疗服务药物和方法、器械存在的危险性,以及准备的防范措施等;是否采用详细文字说明的文件形式向患者告知并双方签字。

3、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无充分履行及时、充分地保留导致不良后果发生的有关药物、医疗器械的义务。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实施的医疗行为是否符合医学诊断的要求。

如果患者的病情根本没有必要施行手术、麻醉、输液等治疗措施,而医务人员由于其它目的而采取这些措施,与患者的特殊体质或特殊病情结合发生人身损害的,不能认定是医疗意外。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8日 03: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纠纷相关文章
  • 患者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医疗过程中,患方作为求医者,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为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减少不应有的损害或损失,要善于获取信息、掌握证据、加强沟通,遵守法纪。主动取证,保护现场患方要与医方交涉,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有证据说明医方有过错和违法行为,并对自己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应主动地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和证据。凡门急诊者,患方必须立即向医方索回病历,如果是急诊抢救病人,还要取回护理记录单或其复印件;凡住院病人,可以要求医方全文复印住院病历。这不仅有利于对问题的分析,也可防止对对病历的涂改、仿造、隐匿或销毁等情况的发生。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患者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
    2023-02-04
    244人看过
  • 否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3-02-28
    321人看过
  • 病人就医遭遇医疗事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医院打错针导致病情严重的话,当事人先积极配合治疗。具体追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处理:第一,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针是不是打错了,找到原因并进行治疗,留下必要的证据。第二,确认医院打错针的话,可以向医院里面专门的科室进行投诉。第三,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也可以到法院起诉。医院打错针死亡由什么部门管理医院打错针的话,一般来说是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具体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处理:第一,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针是不是打错了,找到原因并进行治疗,留下必要的证据。第二,确认医院打错针的话,可以向医院里面专门的科室进行投诉。第三,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也可以到法院起诉。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
    2023-06-30
    245人看过
  • 医疗事故中患者如何维权
    1.和解。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2.调解。已确定为医疗过错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过错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过错赔偿调解。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3.诉讼。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进行鉴定并不是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一、医疗事故死亡如何赔偿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
    2023-03-07
    246人看过
  • 医疗诈骗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遇到医疗诈骗,可以向卫生局进行投诉。如果数额较大,应当报警处理。报警后,医疗欺诈如果金额较大,涉嫌诈骗罪。另外对于患者自身的损失,是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如果嫌疑人被提前公诉的话)。《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法律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追究医疗机构的民事责任。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7条公序良俗原则。在没有具体法律规范可适用情况下,为了个案正义当然可以用以上原则调整医疗欺诈的行为。对医疗欺诈行为人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
    2023-04-06
    377人看过
  • 如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主要有:(1)要求公安机关、劳动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基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2)有权依法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3)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如诉讼困难,可以申请获得法律救助;(4)向个别组织投诉。比如消费者协会或者妇女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等。一、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哪些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遇到消费欺诈怎么维权?行为人若遭遇消费欺诈,可以通过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以下途径进行维权: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2-18
    303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医疗纠纷
    相关咨询
    • 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可以通过鉴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吗?如何维权?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4
      是不是医疗事故需要通过鉴定确定。律师特别提醒在医疗纠纷中,患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不少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强势地位的院方时,要么不知所措、茫然无奈过于依赖院方,要么采取一些不合适宜的极端措施,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患者在维权时丧失有利条件,最终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维护。由于医疗纠纷具有极强的专业技术性、纠纷双方地位的失衡以及基于医疗行业特性和习惯的信息封闭等,往往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在发生医疗纠纷
    • 医疗纠纷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27
      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医疗侵权纠纷中,由于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所以患者在主张自身的权利时,只需要证明一下几点便可以。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
    • 医疗纠纷中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31
      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医疗侵权纠纷中,由于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所以患者在主张自身的权利时,只需要证明一下几点便可以。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
    • 医疗纠纷中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8
      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医疗侵权纠纷中,由于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所以患者在主张自身的权利时,只需要证明一下几点便可以。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
    • 患者在医疗纠纷中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9
      患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医疗侵权纠纷中,由于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所以患者在主张自身的权利时,只需要证明一下几点便可以。首先,患者要到法院起诉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的事实,要对自己受损害行为提供证据,在什么时间受到什么伤害提供证据,即作为原告的患者的损害与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事实因果关系,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时的挂号、交费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