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罪行为的惩罚方式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08:25:31 432 人看过

教唆他人犯罪的受刑: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

教唆他人吸毒罪的判刑标准有什么

教唆别人吸毒罪的判刑标准:

1、教唆别人吸毒,情节不严重的,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且要处罚金;

2、教唆别人吸毒,情节严重的,要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要处罚金;

3、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要进行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3: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教唆犯相关文章
  • 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一、行为人教唆其他人犯罪属于什么行为?故意教唆他人实施过失犯罪属于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或者是帮助犯罪,但是如果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即共同犯罪的主犯是不构成犯罪的,那么实施教唆行为的人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时,应当按照主犯的犯罪行为进行定罪,不进行定罪。属于犯罪行为的,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共犯通过正犯者间接地侵害了法益,即处罚共犯者,是因为其诱使、促成了正犯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共犯的违法性由来于共犯行为自身的违法性和正犯行为的违法性。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的决意,进而使其基于此决意实行犯罪的情况。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二、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如何处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
    2024-01-29
    220人看过
  •  教唆犯罪行为的法律制裁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教唆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教唆犯罪是指故意诱导或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因此在共同犯罪中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情况,应当从重处罚。同时,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一个人故意诱导或促使别人犯罪,那么他应该被视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他应该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受到相应的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共 同 犯 罪 刑 事 责 任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共同犯罪,我国《刑法》规定,根据各共同犯罪人的作用大小,分别处罚。首先,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次,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另外,《刑法》还规定了从犯、胁从犯和
    2023-09-11
    78人看过
  • 被教唆的人未犯教唆犯罪的如何处罚
    教唆犯未犯教唆罪对教唆犯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教唆犯是指通过劝说、利诱、指示、鼓励、收购、威胁等方式,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犯的犯罪意图犯罪,即构成教唆犯。法律规定被教唆的人犯罪怎么定罪处罚被教唆的人犯罪的定罪处罚: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教唆的人犯罪的,与教唆者形成共犯关系;因此,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被教唆犯罪的,应按照其所犯的相应罪名定罪处罚;不满十四周岁或有精神病的人被教唆犯罪的,不构成共犯关系,但应当对教唆者处以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7-22
    305人看过
  • 教唆犯罪的法律惩戒措施
    第一,教唆他人犯罪的,要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实际危害,即教唆的方法、手段等来确定处罚的程度。第二,对于教唆不够十八周岁的人犯罪,要从重处罚,因为这种教唆犯的情节相对恶劣,相当于利用未成年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大。第三,被教唆人不犯被教唆的罪,则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关于《刑法》第29条的教唆犯,是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教唆犯的实质是本人并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或者强化他人的犯罪意图并促使其实施犯罪。教唆犯的特征可以用独立性与从属性相统一表述:教唆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要实施了唆使他人的犯罪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而构成犯罪,不论他人是否接受和是否实施;从属性表明教唆犯的定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被教唆者:构成何历时要看教唆的具体内容(而不能笼统地定教唆罪),是否是既遂要看被教唆者实施该教唆之罪到何种程度
    2023-06-30
    104人看过
  • 独立教唆犯的教唆行为与相关犯罪有哪些关系
    1、独立教唆犯的教唆行为与传授犯罪方法罪所谓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行为人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二者极易混淆,在解决独立教唆犯与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关系上,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二者之间的竞合问题。实践中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以传授犯罪方法的方式教唆他人犯罪,二是既教唆他人犯罪又传授犯罪方法。对于前者,以传授犯罪方法的方式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属于一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的想象竞合犯,对此应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处理原则,以重罪名论处,即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论处。例如,甲、乙二人是邻居,因小事发生口角,甲一直怀恨在心,盘算着如何报复,后来甲盯上了乙刚满月的儿子,准备找人把他偷来卖掉。于是,一日,甲将自己游手好闲的同乡丙叫到自己的家中,对丙说:“你去把我家隔壁,趁甲的儿子熟睡的时候把甲的儿子偷偷抱来交给我,只要小孩不哭就没事,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我不会把你说出来的,而且事成后我不会亏待你的。”丙当场表示
    2023-05-04
    148人看过
  •  教唆犯罪行为如何定性
    如果一个人故意诱导、劝说、收买、贿赂或以其他方式帮助他人犯罪,但并未直接实施该行为,那么在判断其罪责时,应考虑到其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教唆犯罪是指行为人以劝说、授意、收买、利诱、怂恿、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行为。因此,即使不直接实施犯罪,只要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了作用,也可能会被视为教唆犯罪。如果一个人故意诱导、劝说、收买、贿赂或以其他方式帮助他人犯罪,但并未直接实施该行为,那么在判断其罪责时,应考虑到其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教唆犯罪是指行为人以劝说、授意、收买、利诱、怂恿、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行为。 共 同 犯 罪 中 教 唆 的 认 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教唆犯是指实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教唆他人实施该行为的人。按照我国《刑
    2023-09-03
    125人看过
  • 教唆犯行为罪量刑标准
    教唆罪的量刑标准具体依被教唆者所触犯的罪名而定,其次还要看教唆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还是次要作用,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起次要作用,则按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一、诈骗从犯从犯可以免除处罚吗?对于诈骗从犯,一般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处罚,一般不能免除处罚。从犯是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某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某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二、帮助犯属于共犯吗帮助犯是共同犯罪。帮助犯是属于共犯的,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帮助犯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共同犯罪怎么量刑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可能全是主犯
    2023-06-19
    339人看过
  • 教唆罪的惩罚种类有哪些
    教唆罪的处罚有:教唆犯可能会被在法定刑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教唆犯罪的量刑是结合具体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情节而定的。教唆罪是怎么样的罪行法律上没有教唆罪,只有教唆犯的概念,教唆别人犯什么罪,就被判什么罪,教唆未成年人的从重处罚。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
    2023-07-05
    53人看过
  • 教唆未遂犯罪的判决方式是怎样的?
    刑事案件中教唆未遂,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情况,分为教唆无效与失败。教唆失败一般是被教唆人形成行为决意,没有着手或着手后未既遂或结果虽然发生,但同被教唆人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无效教唆,是指被教唆人没有形成行为决意。教唆未遂构成罪名吗对于教唆未遂这种情况是属于非常特殊的,对于教唆未遂,如果对方没有达到犯罪的情形的话,一般不会构成犯罪。1、教唆没有传达到被教唆人;2、教唆没有被接受或者没有被假装接受的;3、他人接受了教唆但没有着手实行犯罪;4、被教唆人所犯的罪与教唆的罪在性质上根本不同;5、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的故意,即被教唆人实施犯罪不是教唆所引起的。未遂教唆:此处的未遂,不是指教唆自身的失败,而是指欺骗被教唆人使其犯罪、未遂教唆中突出的情形是所谓陷阱教唆(或陷害教唆),一般是指想使他人成为犯人受到处罚而教唆他
    2023-07-04
    191人看过
  •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者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教唆未成年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罪。教唆犯罪属于共同犯罪,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未成年犯罪构成共同罪吗教唆犯不是都是共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1、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因为只有他以个人承担刑事责任。2、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
    2023-07-02
    488人看过
  • 教唆罪犯罪的刑罚是多少?
    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唆行为进行分析:1、如教唆他人吸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刑事案件中教唆犯是从犯还是主犯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要根据在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来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7-05
    350人看过
  • 行为人教唆他人犯罪是否是共同犯罪
    1、如果属于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因为未成年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所以教唆犯在认定罪名时需承担未成年人所犯罪名,不能算共同犯罪。2、但教唆犯罪可能构成间接正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05-03
    177人看过
  • 教唆犯的教唆犯构成犯罪吗
    教唆犯与实行犯是共同犯罪,实行犯既遂则教唆犯也既遂。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教唆盲哑人犯罪如何处罚教唆盲哑人犯罪,对于教唆者的处罚,根据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确定。教唆盲哑人犯罪,同样是犯罪行为,与盲哑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者起主要作用,将会加重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买凶杀人什么罪目前我国没有买凶杀人的罪名,买凶杀人的可按故意杀人罪共同犯罪进行处理,买凶者属于教唆犯,应负有主要的刑事责任。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
    2023-03-10
    110人看过
  • 研究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和惩罚
    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指被教唆的人已经实施所教唆的罪,与教唆犯与其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教唆犯应当适用的刑事责任原则。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原则,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由于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也反映出教唆者之极大的主观恶性。教唆未遂的刑事责任原则,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而使教唆行为未遂的情况。教唆犯的
    2023-06-30
    35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教唆犯
    词条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更多>

    #教唆犯
    相关咨询
    • 什么是教唆犯教唆犯的刑罚条件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9
      故意教唆和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教唆犯的刑罚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次要作用的是从犯。二二,教唆18岁以下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第三,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被教唆犯罪了怎么样去惩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30
      被教唆人犯罪后,依法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如果属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的量刑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分析。
    • 什么是教唆犯,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教唆犯的行为是否合法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5
      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例如,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杀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盗窃,甲则是间接正犯(刑法第17条第2款)。 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
    • 犯吸毒罪怎样处罚教唆行为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10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处罚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 教唆犯罪的特点是什么,教唆罪量刑时会考虑教唆犯的哪些方面的问题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28
      教唆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必须具有引道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2.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于言词不慎,无意间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