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的多久可以拿回钱
当犯罪嫌犯或被告在取保候审程序完毕之际,便可依据解除取保候审的通告或者相关法律文书前往银行领取已经退还的保证金。
其次,所谓的取保候审保证金,便是指公安机关在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取保候审条件的规定后,对于被认定为符合该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实施取保候审措施时,要求犯罪嫌疑人为了确保自身不会干扰、逃避刑事诉讼活动,而向公安机关缴纳的一定金额的现金。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法院作出判决后,取保候审即结束。取保候审最长不能超过12个月。解除取保候审时作出取保候审的机关必须出具“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
二、取保候审的多久会发通知
被决定采取保释等待审判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其得到相关部门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法院发出的批准保释的通告的具体时限并未有统一的明确规范,但通常会在数个工作日之内完成。一旦被决定采取保释等待审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将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人作为保证,同时也会被告知他们所应承担的相关义务及受到的各种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取保候审的多久可以拿回钱”,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怎样可以拿回来取保候审的钱
351人看过
-
多久能拿回取保候审的驾驶证
356人看过
-
拿到取保候审通知书多久可以放人
339人看过
-
怀孕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
454人看过
-
取保候审钱什么时候能拿回来了
260人看过
-
洗钱罪多久取保候审可以判刑
383人看过
-
怎么可以拿回取保候审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1取保候审期满,就可以携带相关文件,找警察拿回保证金。 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或者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2.决定退还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退还保证金决定书》。 3.公安机关决定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当在解除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
醉驾取保候审后到底多久能拿回?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8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保证金在解除取保候审后,由执行机关及时退还本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确有犯罪事实的仍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
取保候审期间取走的物品可以拿回来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7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可以将在看守所代为保管的东西取回,如果属于违禁物品应当没收。《看守所条例》第十一条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对其人身和携带的物品进行严格检查。非日常用品应当登记,代为保管,出所时核对发还或者转监狱、劳动改造机关。违禁物品予以没收。发现犯罪证据和可疑物品,要当场制作记录,由人犯签字捺指印后,送案件主管机关处理。
-
取保候审之后还可以拿回保证金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5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
怀孕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8怀孕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调查、起诉和审理。如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