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1 22:10:29 454 人看过

一、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吗

1、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

2、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主要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

二、人格权侵权怎样承担责任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在侵害人身权的行为正在持续进行尚未结束时,受害人要求侵权人或请求法院判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指侵害他人姓名、肖像、名誉等人身权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时,依法责令侵权人消除不良影响为受害人恢复名誉,以挽回受害人所受的损害。

3、赔礼道歉。赔礼道歉是指责令侵权人向受害人承认其行为的错误,致以歉意,并请求宽恕。赔礼道歉的方式可以是局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4、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因侵害他人人身权的行为给受害人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对受害人人身所造成的损失既包括财产上造成的损失,如医药费、误工减少的收入等,同时也包括对受害人精神上的损害给以物质赔偿的形式,以抚慰心灵创伤,消除不良影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9: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人身权相关文章
  • 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怎么处罚
    一、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怎么处罚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权,应当按照造成的后果,及其情节进行处罚。1、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和第一千条的规定,人格尊严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2、在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权构成侮辱罪,并且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3、在侵害他人人格尊严权不构成刑事犯罪的,那么应承担行政责任的法律后果,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
    2023-05-03
    117人看过
  • 以人格尊严的名义
    每到岁末年关,劳动维权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人们印象中,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维权,就是追讨工资、要求工伤待遇与其他经济赔偿。但最近在辽宁阜新亲历许玉林工伤待遇争议再审工作后,笔者对职工劳动维权意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1992年9月,辽宁阜新市某国有大型煤矿职工许玉林在工作岗位上被人打成重伤后,因种种原因,迟迟得不到工伤认定,工伤待遇无法落实,工资还被停发,后来又被矿上除名。因为无钱继续医治,许玉林病情恶化,最终发展为严重精神障碍,在家中误服农药身亡。许母、许父在艰难上访途中贫病交加,也相继离世。许玉林的长兄许玉宝辞掉在银行的工作,继续上访。笔者让许玉宝算过一笔维权账,结果让人大吃一惊。15年来,整个家庭为许玉林维权而投入的直接费用将近50万元,直接损失超过100万元。这种惊人的付出获得了怎样的回报呢?2000年,法院终审落幕,许玉林获赔16.8万元。家属认为,无论就物质损失还是精神损
    2023-06-08
    254人看过
  • 对人格尊严的反思
    法律综合知识
    人到中年,儿时的老朋友聚会,时常回想起童年、少年时代的事情。可是,我的童年、少年时代,的确是苦难难当,说出来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相信。但是,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不是有个伟人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吗?从这星期开始,我就开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华文化的一大缺憾,即严重轻视人格尊严。这个问题,学术界几乎没有人说过。从各种相关书籍看,中国文化一直是讲究礼的,处处关系到各个等级的尊严。不是吗,你看中华历史,一直崇尚九五之尊、一门之尊、长者之尊以及尊者威仪等等,如此,为什么还能说中国文化对于人格尊严严重的轻视呢?得出这个结论,本人绝对没有哗众取宠的意思,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让我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思考得出来这个结论,而且深信这确实是中国文化的大问题。我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刚刚踏入少年时代,就遇到了文革,在我的心目当中,那不是一场政治灾难而是人格灾难。如果说是政治灾难,那可能是指中央上层吧,而在下层,整
    2023-06-08
    340人看过
  • 性工作者的人格尊严如何维护
    春节假期刚过,政府对东莞色情行业发起的一场打击,以及官方媒体持续的口诛笔伐,成为了一颗引爆舆论场的炸弹。具体的过程毋庸赘述,然而东莞事件的最大悲哀是,一个原本清晰明了的道德问题倒变成了聚讼纷纭的主要争议。那些呐喊东莞不哭、东莞挺住的人更多是在展现一种姿态,表达一种反讽,对性交易行为的道德同情的不当与荒谬自不待言。的确,人的性欲望不可能被彻底压制,然而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健康社会,其主流的价值观都不可能赋予性交易及其参与者以正面的道德评价,中西皆然。且不说大多数西方国家仍认定性交易非法,即使在将性交易合法化的国家,对其的道德否定依然存在。因为性交易是对人之作为一种高贵生命体的价值的玷污,尤其是对女性的人格侮辱。一个女性不需要出卖肉体就能有尊严的生活的社会,一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道德问题是清晰的,但现实问题则是复杂而灰色的。在法律上究竟是对性交易规定为合法还是非法,这是一个公共政策的选择问题,合法
    2023-06-08
    149人看过
  • 法律能够维护我们的尊严
    用法律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法律同时还具有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法律还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触犯法律,便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其教育、改良。遭受家庭暴力要敢于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10多年来,妻子时常被丈夫殴打,却一直忍受着。今年3月,丈夫醉酒后再次动手,妻子心生怨恨,用钢管将丈夫打死。昨日,省公安厅通报了永州市公安局今年侦破的多起命案。3月21日下午,在永州零陵区潇水河大西门码头附近的防洪护堤下,一位拾荒者发现一个白色纤维袋,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一具尸体。永州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死者是
    2023-07-11
    472人看过
  • 犯人人格尊严的探讨
    犯人有人格尊严。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罪犯的违法行为是受到法律制裁,失去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和其他政治权利。但是其人格尊严不应该受到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犯人有精神病怎么处理一、犯人有精神病怎么处理1、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式如下:(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与正常人一样负刑事责任。精神不正常时犯罪的,属于第一种情形;(3)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原发性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
    2023-07-04
    204人看过
  • 什么是消费者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消费者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是消费者的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一、依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基于什么产生的人格权益依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自然人享有的人格权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人格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概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并对具体人格权不能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进行保护的抽象人格权。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相比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主体普遍性2、权利内容极具广泛性3、人格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二、消费者维权法律咨询按消
    2023-06-28
    190人看过
  • 罪犯有人格尊严权吗
    不管是重刑犯还是轻刑犯都是罪犯,不过重刑犯管理和警戒相对较严格,根据我国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相应规定对罪犯进行改造包括管理和教育、警戒等刑事执行事务。罪犯当然有人格尊严啦,不过也不能吹毛求疵,动不动就拿人格来对抗改造。有些罪犯的权利或者说是权益是随着人身自由的限制而受到局限,例如罪犯要结婚的权益,由于限制了人身自由所以在现实中很难得到保证,如果是哪个羁押场所说是要保证犯人的结婚权利(权益)让囚犯结婚也就是作秀,哗众取宠,吸人眼球的小把戏而已。一、有期徒刑特征是什么有期徒刑具有以下特点:在一定期限内关押罪犯,剥夺其人身自由;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适用范围广。有期徒刑的上限与无期徒刑相连,下限与拘役相连,中间跨度大,可分性大。可以作为重刑,适用于严重犯罪行为;也可以作为适用于危害居中的中度刑罚;也可以作为轻刑,适用于危害较小的犯罪行为。罪犯应当强制接受教育和劳动改造。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
    2023-02-18
    453人看过
  • 人格尊严受损产生怎样后果
    一、人格尊严受损产生怎样后果人格尊严权侵权当事人要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责任承担方式:(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赔偿损失;(7)赔礼道歉;(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二、人格尊严权包含哪些内容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人格尊严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权不容侵犯的权利。基本内容包括:(1)公民享有姓名权。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2)公民享有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3)公民享有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要求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人格尊严给予尊重的权利。(4)公民享有荣誉权。公民因对社会有所贡献而得到的荣誉称号、奖章、奖品、奖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5)公民享有隐私权。隐私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想为外界所知的
    2023-06-15
    237人看过
  • 行贿者、受贿者人格尊严互受侮辱
    按政策、按法律本该顺利进行的事情,却不得不通过送礼行贿才能办成。每当此时,人们难免气愤甚至骂娘,骂的对象,主要是受贿的一方——权力拥有者,即人们一般称呼的领导,而对行贿者,人们则相对宽容得多。按政策、按法律本不该办的事情,而一些人通过送礼行贿得以办成。遇到这种事,人们也会骂娘,但骂的对象,却主要是送礼行贿者,而对受贿者,人们更多的却是遗憾:经不住诱惑,一失足成千古恨。行贿与受贿的动机、目的,同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赠送或收受礼物的动机、目的相比,大相径庭,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霉变,已经不再是为了诚实真挚的感情交流,相反,却变成了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已经不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认同,而被认为是可耻的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什么情况下的行贿与受贿,对双方来讲,都是人格尊严上的侮辱,而且更可悲的是,这种侮辱,其实也都来自对方内心深处的故意。首先我们看一看受贿、索贿一方,即拥有职权的贪
    2023-06-08
    419人看过
  • 人格尊严不可侮
    不过,细想一下,《中外少年》关注这个古老的问题,恐怕是依据中学生们的呼吁,是为了保护少年人的正当权益。其实,谁都不难获悉教师体罚学生的消息,对于这个丑陋的顽症的确应当以重力攻克。也许有人会为老师辩解,说教师体罚学生是出于好心,是为了教育好孩子,是出于无奈等等。这些说法并非毫无根据,但作为理由均不能成立。1991年1月1日起在中国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关于学校保护的第15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19条规定:(一)缔约国应采取一切适当的立法、行政、社会和教育措施,保护儿童在受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任何负责照管儿童的人的照料时,不致受到任何形式的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中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发起国和缔约国,当然应严格履行自己
    2023-06-08
    397人看过
  • 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怎样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法律咨询: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怎样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本人去超市购物,结帐时,因报警器响。超市工作人员在未进行任何核实与询问的情况下,大庭广之下众目睽睽之下强行将我带到超市办公室,搜身检查后发现未有偷窃商品,当即表明纯属误会,本人感觉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人格尊严受到侵害,请问律师,我依法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吗????律师回答:你可以起诉对方要求精神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五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六条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
    2023-06-05
    88人看过
  • 执法不得损害人格尊严
    法证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公安部目前出台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明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规定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按照这一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种类主要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受害人的陈述,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鉴定、检测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程序规定明确,公安机关必须依照法宝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违法嫌疑人是否违法、违法情节轻重的证据。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作为证人。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保密。患严重传染性疾病不能实施行政拘留违法行为人如果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公安机关不能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此予以明确。根据这个规定,违法行为人不
    2023-06-08
    464人看过
  • 用法律维护亲情伦理的尊严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济南章丘一90后小伙崔某为一己私利,将刚出生的儿子作为交易品,来偿还债务。近日,这名无良男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操纵、主导这起贩卖婴儿案的另两名犯罪嫌疑人也同时落网。每个孩子的出生都应是家庭的希望,而所有家庭的希望构成了民族的未来。这是代际伦理的价值内涵所在,表现在社会生活里,就是我们所珍求的家庭亲情。面对卖子还债这样有悖于社会伦理的事件,我们要用法律去维护亲情的尊严。一者,要依法严惩买卖婴儿的不法分子。对买卖婴儿犯罪,我国的法律可谓完备。如《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了拐卖儿童罪:拐卖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了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犯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出卖亲生子女是否构成拐卖儿童罪,之前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
    2023-06-11
    75人看过
换一批
#人身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权
    词条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人身权
    相关咨询
    • 2022年人格尊严在消费中也受到保护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消费者享有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人身权的重要内容,涉及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方面。人格尊严受到尊重是消费者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但在消费实践中,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的事情经常发生,如侮辱消费者、非法搜查消费者的人身、拘禁消费者等。法律明确规定消
    • 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01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人格尊严与人格尊严的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2
      1、人格尊严是内在的,是一个自然人,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权利。而人格尊严权是法定的公民人格被尊重的权利,表现是外在的。 2、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人格尊严权是保护人格尊严的前提。 3、但是由于格尊严本为抽象。民法学理上,有认为人格尊严是具有伦理性品格的权利,是主体对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统一,是对个人价值主客观评价的结合。也有认为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内
    • 民法中的人格权包括荣誉权和人格尊严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8
      人格权包括荣誉权。 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其特征有二: 其一,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 其二,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
    • 犯人有人格尊严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7
      犯人有人格尊严。 罪犯的人格不受侮辱,其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罪犯的违法行为是受到法律制裁,失去了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和其他政治权利。但是其人格尊严不应该受到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