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具体规定了哪些方面的事项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事项: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
二、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合法的原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行为不得与法律、法规抵触。包括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目的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同;
2.公平的原则,是要求在劳动合同订立过程及劳动合同内容的确定上应当体现公平;
3.平等自愿的原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要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出自双方当事人自己的真实意愿。协商一致,是指当事人双方依法就劳动合同订立的有关事项应采用协商的办法达成一致协议;
4.诚实信用的原则,是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都应遵循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三、劳动合同续签流程如何
1.劳动合同续签提前30天通知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其它的法定、约定终止条件出现,任何一方要求续签劳动合同;应该提前30天向对方发出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并及时与对方协商,依法续签劳动合同。
2.7日内给出书面答复
一方接到另一方的通知,应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书面答复。
3.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续签劳动合同,如原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比较大的改变,双方应重新协商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的条款变动不大
如原劳动合同的条款变动不大,双方可以签订延续劳动合同协议书并明确劳动合同延续的期限以及其它需重新确定的合同条款。
5.公司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
续签劳动合同的,应该在原劳动合同期满后的1个月内办理续签手续。
6.公司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
公司发出续签劳动合同意向,并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公司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合同签署时需要了解的具体事项有哪些?
344人看过
-
董事会决议的具体内容规定了哪些方面?
221人看过
-
上海市劳动合同法全文规定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379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有哪些具体规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有哪些规定
290人看过
-
劳动法规二次入职方面具体有哪些
190人看过
-
了解财产保险合同规定的具体事项
441人看过
-
签署劳动合同个人注意哪些方面?具体规定是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26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劳动合同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劳资双方可出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律凭证。在办理的工伤案件时,因劳动者手头没有劳动合同,在要求用人单位赔偿遭到拒绝的案例不在少数。有的企业在合同签订后,把两份合同都收走,发生争议时,劳动者手里没有合同,单位可以不承认有此人。
-
劳动合同原则的方面不包括什么,具体规定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25劳动合同的原则不包括用人单位利益至上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和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
劳动合同规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具备哪些条件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8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 1,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
-
劳动合同法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8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2、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3、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
劳动合同续签有哪些具体注意事项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3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试用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