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上班意外死亡的按照相关规定可以认定为因工死亡。劳动者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算,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按照职工本人工作的一定比例计算。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则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夫妻之间因为打架意外死亡怎么办?
夫妻之间因为一时纠纷打架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是需要注意尺度与分寸的,可能有的夫妻一方当事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因为自己的打架行为造成了对方当事人的死亡,这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夫妻双方打架一方意外死亡,那么多半是会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定罪量刑的,但是如果一方当事人有故意杀人的故意,实施了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的,可能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当涉嫌刑事犯罪时,这个时候建议积极向对方当事人的家属认错赔偿,争取取得谅解。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
如何处置发生在职场的意外死亡
340人看过
-
出差中遇到意外身亡应该怎样赔偿?
301人看过
-
在工地意外死亡怎么办工地出现意外死亡怎么处理
431人看过
-
遭遇到职场性骚扰,该怎么应对
181人看过
-
怎么赔偿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意外死亡事故?
295人看过
-
单位退休职工去世该怎么办理死亡待遇
408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在职教师意外死亡但没工伤该怎么办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0在工作中意外死亡,已认定为工伤的,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那么由该用人单位支付全部的工亡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如下: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
-
企业职工在工地遇到意外死亡要如何赔偿?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7只有工亡才有家属的抚恤金。详见:《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
-
家属遇到工地意外死亡找谁解决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13工地死亡事故的处理家属需要积极提交相关的材料,然后获得赔偿。比如说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是存在着工作性伤害情况之下,对于家属来说可以获得的待遇是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还有就是需要提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党员意外死亡有什么待遇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7一、补贴范围和标准 此次生活补贴的发放范围是: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以及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以下简称建国前老党员)。 补贴标准是:城市低保对象每人300元,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每人200元,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每人360元。
-
老公在上班期间意外死亡意外死亡怎么办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6《关于当事人对不服申请行政复议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20〕号)的规定,按照《》第53条的规定,申请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该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在适用《工伤认定办法》第19条的规定时,当事人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53条的规定执行;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