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的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和条件是什么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且答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和条件】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二、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区别
隐私的内容主要包括维护个人的私生活安宁、个人私密不被公开、个人私生活自主决定等。在我国现今语境下,提到隐私,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私生活的秘密,而隐私权也通常被认为是“私生活秘密权”。隐私权特别注重“隐”,其含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其是指独处的生活状态或私人事务;另一方面,它是指私生活秘密不受他人的非法披露。与此相应,对隐私的侵害主要是非法的披露和骚扰。而个人信息权主要是指对个人信息的支配和自主决定。
个人信息权的内容包括个人对信息被收集、利用等的知情权,以及自己利用或者授权他人利用的决定权等内容,即便对于可以公开且必须公开的个人信息,个人应当也有一定的控制权。例如,权利人有权知晓在多大程度上公开、向谁公开该信息以及他人会基于何种目的利用信息等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陆法系学者将个人信息权称为“信息自决权”。即使一些个人信息与隐私之间存在交叉,但隐私权制度的重心在于防范个人秘密不被非法披露,而并不在于保护这种秘密的控制与利用,这显然并不属于个人信息自决的问题。与此相应,对个人信息权的侵害主要体现为未经许可而收集和利用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主要表现为非法搜集、非法利用、非法存储、非法加工或非法倒卖个人信息等行为形态。其中,大量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都表现为非法篡改、加工个人信息的行为。
-
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是什么,怎样预防个人信息泄密?
381人看过
-
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有哪些
363人看过
-
什么是民法典的平等原则
57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原则有什么,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46人看过
-
民间借贷的利息处理原则是什么,怎么处理
249人看过
-
2024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条件有哪些
195人看过
消费者知情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前有权获得充分、明确、真实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价格、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 这一权利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做出理性、明智的消费决策,防止商家隐瞒或误导消费者,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知情权要求企业... 更多>
-
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与方法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30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行为人应遵守以下原则: 1. 合法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2. 正当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必须符合正当的目的和方式,不得滥用个人信息。 3. 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必须符合必要的目的和范围,不得过度处理。 4. 不得过度处理原则: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避免过度处理,确保符合上述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处理个人信
-
民法典处理自然人信息应当遵循哪些原则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29《民法典》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
民法典指的是什么原则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如下: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
民法典房屋买卖纠纷的原则和处理方法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3可以先协商处理房屋买卖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
民法典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云南在线咨询 2024-04-30民法典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分别是:1、生存权是第一权利的原则;2、协作原则;3、优势利益原则;4、适用经验法则。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够推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在现实生活中,根据经验即可判定事实的,应该直接认定;5、衡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