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8 18:44:23 395 人看过

一、殴打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区别

殴打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1.寻衅滋事基于打人取乐发泄或者显示威风、无端寻衅之动机,故意伤害是基于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2.寻衅滋事的行为对象是不特定的,而故意伤害往往是特定人;

3.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

二、殴打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殴打他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和健康权,属于故意伤害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寻衅滋事罪怎么判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节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七十五条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n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0日 00: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
    寻衅滋事是指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如寻衅滋事、无理取闹、袭人、横霸、在公共场所大肆寻衅滋事等。犯罪属于社会秩序。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达到一定程度,并以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权利进行刑事处罚的犯罪。寻衅滋事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六岁。构成重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4岁。另外,根据两种犯罪的行为特点,故意伤害罪一般是针对特定对象的违法行为,对特定的人造成身体伤害。然而,寻衅滋事的对象并不具体。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犯罪分子往往寻求精神上的刺激来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从结果来看,故意伤害罪是由对他人身体的严重损害构成,寻衅滋事罪不构成对他人身体的严重损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死亡或者以特殊残忍手段致人重伤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其他规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有下列挑衅、扰乱社会秩
    2023-06-03
    458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区别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在量刑及刑罚执行方式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一)在刑罚执行方式上,寻衅滋事罪一般不适用缓刑,但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适用非监禁刑(包括缓刑、管制、单处罚金)较为普遍。根据浙江省宁海县所在地的刑事政策及刑事司法理念,对寻衅滋事案件,除未成年人外,一般不适用非监禁刑。而浙江省高院规定,对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的故意伤害案件、故意毁坏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等案件,在立案阶段,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公安机关可以不立案;在立案后双方达成和解的,可以撤销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可以根据和解协议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法院审理阶段,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实际上,触犯故意伤害罪及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被告人,只要能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相当部分适用非监禁刑,但触犯寻衅滋事罪的被告人,即使积极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除未成年被告人外基本未适用非监
    2023-04-23
    183人看过
  • 故意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吗
    一、殴打他人是故意伤害吗不算寻衅滋事:一般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对寻衅滋事行为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治安、劳动教养或刑事责任。殴打他人:是指造成人体的疼痛,一般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殴打他人并造成伤害的,视其伤害的程度(轻微伤、轻伤以上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治安或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二、殴打他人故意伤害这两者区别如下:——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
    2023-03-19
    177人看过
  • 区分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所在
    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的区别:1、主观方面的不同。两罪在主观方面虽然都是直接故意,但两罪故意的内容有重要差别。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必须有伤害的故意,必须是意图使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伤害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但是寻衅滋事罪的故意,不一定要以伤害别人的身体健康为目的,此罪通常是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寻求精神刺激,以满足自己藐视社会,逞强称霸的流氓心理;2、从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上看,寻衅滋事侵害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人,既可以是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而故意伤害侵害的对方往往是特定事情的关系人,侵害的对象是很明确的,是特定的;3、从两罪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来区别。故意伤害罪表现的具体行为是非法损害别人身体健康。寻衅滋事罪表现的具体行为是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4、从二者侵害的客体上来说,故意伤害罪侵害的是别人的身体健康权,而不是别人的生命权或者其他权益,侵害的客体是特定的
    2023-07-16
    493人看过
  • 寻衅滋事随意殴打轻伤怎么判
    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随意殴打轻伤怎么判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2022-06-26
    291人看过
  •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的法律认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赔偿找劳动局还是劳动局?”的解答如下:1、工伤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受伤劳动者实际的医疗支出、受伤前的工资待遇、劳动能力鉴定等级以及各地的赔偿标准才能确定赔偿金额2、法律法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
    2023-07-07
    180人看过
  • 故意伤害跟寻性滋事的区别
    一、故意伤害跟寻性滋事的区别(一)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寻衅滋事是随意殴打他人,行为人的动机是发泄不良的情绪,殴打的原因,殴打的对象、手段、都具有随意性,而故意伤害在于行为人一般都有直接明确的伤害故意和目的,伤害他人的原因,对象一般都具有特定性;2、寻衅滋事一般是在公共场所发生,而故意伤害可能发生在公共场所,也有可能发生在住宅等个人场所;3、从伤害的后果上看,故意伤害是要求行为人致使被害人达到轻伤以上的后果。二、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两者怎么界定(一)在主观故意方面。故意伤害罪主要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而寻衅滋事罪中的殴打是一种随意性的行为,其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其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即在主观方面,
    2023-06-19
    258人看过
  •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该如何量刑
    对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有什么区别1、犯罪主体:两罪的主体范围不同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范围较为特殊,包括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和十六周岁以上的两类,前者主要为重伤承担刑事责任,而后者则包括对轻伤和重伤都承担刑事责任。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2、主观方面:两罪的故意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有使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故意。寻衅滋事罪的故意则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促使这种结果发生,其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以达到满足精
    2023-07-29
    348人看过
  •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哪个更严重?
    一、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哪个更严重?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相比前者处罚更重,当然这是从法定最高处罚的角度来分析的,若是从入罪门槛考察,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要低于故意伤害罪。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罪名,法院在审理时一般都会考虑犯罪行为实施后的损害程度等因素之后才会量刑。寻衅滋事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十年有期徒刑,而故意伤害罪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从法定最高刑考察,故意伤害罪显然比寻衅滋事罪更严重。但从入罪门槛考察,寻衅滋事罪显然又比故意伤害罪严重,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才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
    2024-01-04
    262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与寻衅滋事罪有什么区别
    区别为: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023-04-14
    150人看过
  • 故意伤害与殴打他人的区别
    一、故意伤害与殴打他人的区别故意伤害罪与单纯的殴打他人犯罪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方式层面。故意伤害罪这一概念所涵盖的范围要广于单纯的殴打他人犯罪。具体来说,故意伤害罪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使用工具来打击人体(类似运用石头、棍棒、刀斧等作为武器)、驱使动物攻击他人,还包括利用有毒或者有害的气雾或液体、电流等手段来损害他人健康;而在殴打他人方面,其主要行为方式则仅局限于使用拳脚相加、扇耳光等。2.客观方面的表现。从客观角度来看,故意伤害罪表现出行为人蓄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然而因尚未达到需要接受刑事处罚的程度;而殴打他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通过殴打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尽管有时并未导致严重伤害。3.伤害程度层面。故意伤害罪的目的在于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因此可能会对受害者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反观殴打他人的行为,其实施者并不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主导目的,其行为往往只是给受害者带来
    2024-05-23
    391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烫等;后者则如负有保护幼儿责任的保姆不负责任,见幼儿拿刀往身上乱戳仍然不管,结果幼儿将自己弄伤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既可以由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实施。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人,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有些行为人以为别人说了自己坏话或者做出对自己不好的行为而甚至看不惯别人的行为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殴打他人,以发泄自己心中的无名怒火。故意伤害罪的被害人是明确的、特定的。而寻衅滋事罪的对象是随意的,不特定的。律师补充:相比于故意伤害,寻衅滋
    2023-05-07
    235人看过
  • 单方聚众斗殴与寻衅滋事的区别
    一、单方聚众斗殴与寻衅滋事的区别单方聚众斗殴与寻衅滋事的区别如下:1.主体不同,聚众斗殴罪要求以聚众的形式,至少要求主体在3人以上,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聚众斗殴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肆意挑衅、无事生非、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3.处罚不同。二、聚众斗殴正常判几年刑聚众斗殴正常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如下:1.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多次聚众斗殴的;(2)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3)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4)持械聚众斗殴的。三、寻衅滋事可以取保候审吗寻衅滋事可以取保候审,但需符合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六
    2023-10-22
    228人看过
  • 寻衅滋事与聚众斗殴有什么区别?
    1、起因与表现形式不同;2、对暴力的要求不同。聚众斗殴罪对暴力的程度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是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即构成本罪。寻衅滋事罪则对暴力有特别要求,即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等等;3、惩罚对象不同。《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
    2024-05-03
    40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如何区分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7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难以界定,经常出现两种罪名混淆使用的情形,要准确认定熊某和彭某所犯罪的罪名,首先要厘清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区别,就应当对两种罪名的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分别予以区分: 1、犯罪主体:两罪的主体范围不同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范围较为特殊,包括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和十六周岁以上的两类,前者主要为重伤承担刑事责任,而后者则包括对轻伤和重伤都承担刑事
    • 殴打他人与寻衅滋事行为的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5-02-06
      殴打他人和寻衅滋事的区别在于它们侵害的客体、行为的起因和客观表现形式不同。殴打他人指的是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对寻衅滋事行为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治安、劳动教养或刑事责任。而殴打他人则是指造成人体的疼痛,一般并不伤及人体的健康。殴打他人并造成伤害的,视其伤害的程度(轻微伤、轻伤以上的)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治安或刑事责任。在理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26
      司法实践中,认定寻衅滋事罪,应具体把握其与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 故意伤害与寻衅滋事:区分与处理方式
      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05
      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在主观意图、犯罪行为对象、行为方式和侵犯的客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首先,故意伤害罪的犯罪者通常怀有对他人身体健康的恶意攻击意图,而寻衅滋事罪的实施者则主要目的是破坏公共场所或社会秩序。其次,两者的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在故意伤害罪的案例中,受害者通常是特定且已知的个体,而在寻衅滋事罪中,行为对象则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此外,从行为方式来看,故意伤害罪的实施
    •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区别,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的区别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区别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第275条),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客体只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