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8 17:00:12 425 人看过

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构成要件:

1.认罪须在当庭;

2.认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人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

3.认罪的内容:

a.只要求犯罪人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

b.不要求承认指控的罪名。

4.当庭认罪,但没有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或者简易程序的,仍可以认定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

一、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从宽幅度须考虑因素:

1.犯罪的性质;

2.罪行的轻重;

3.认罪程度;

4.悔罪表现等情况。

二、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从宽幅度比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

第九条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

第九条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2、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3)对于具有刑法总则规定的未成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7、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试行)

15、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3日 11: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避险过当相关文章
  • 什么是自愿认罪?对量刑有什么帮助?
    一、自愿认罪的概念所谓自愿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当庭自愿承认被指控的犯罪(究竟有没有犯罪由法院审理来认定,法院没有认定之前被告人不能叫罪犯,而只能叫犯罪嫌疑人。他的不当行为只能称为涉嫌犯罪)。由于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简化了法庭审理的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因此可以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二、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构成要件:1.认罪须在当庭;2.认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人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3.认罪的内容:a.只要求犯罪人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b.不要求承认指控的罪名。4.当庭认罪,但没有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或者简易程序的,仍可以认定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三、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从宽幅度须考虑因素:1.犯罪的性质;2.罪行的轻重;3.认罪程度;4.悔罪表现等情况。四、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从宽幅度比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律师提示】①当庭自愿认罪不属于“部分连乘”量刑情节,而属于第二
    2023-04-28
    418人看过
  • 法庭上自愿认罪减轻有什么规定?
    一、关于自首、坦白、当庭自愿认罪的基本构成1、自首。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由此可以看出,构成自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件:①必须自动投案;②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司法实务中,考虑犯罪分子因形迹可疑或犯数罪中的部分罪行已被司法机关侦查发现,为鼓励其积极认罪、悔罪和节约司法资源,《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2、坦白。我国《刑法》第67条第3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这就是俗称的“坦白”。刑法修正案(八)已将坦白情节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根据上述规定,构成坦白的要件有两个:一是主体为犯罪嫌疑人,也就是说,只有
    2023-04-28
    297人看过
  • 逃税罪的认定根据是什么
    一、逃税罪的认定根据是什么逃税罪的认定标准,具体如下:1.客体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3.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4.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二、逃税罪的法律特征有哪些逃税罪的法律特征有:1.逃税罪的主体要件逃税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和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包括单位和个人。2.逃税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明知应当缴纳税款而故意逃避缴纳税款。因过失造成少缴或者不缴税款的,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3.逃税罪的客观要件行为人为逃避缴纳税款在客观上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
    2023-08-21
    482人看过
  • 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是什么
    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是必须要通过自愿的方式来签订认罪认罚的协议书,派出所签认罪认罚书有效,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从宽分为实体上从宽和程序上从简两方面。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在审理当中,被告人对程序适用提出异议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简化审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是程序上的从宽。实体上,检察机关根据犯罪事实和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认罚的情况,依法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在做出判决时一般应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违背意愿认罪认罚,否认
    2023-02-22
    157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庭认罪还能上诉吗?
    被告人当庭认罪也可以上诉的,只要不服一审判决或者裁定都可以上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一、最高人民法院认罪认罚的规定是什么?为确保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一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第二条
    2023-03-20
    165人看过
  • 自愿认罪公诉人是否必须出庭?
    自愿认罪的案件在审理中必须要有公诉人或自诉人的出庭和辩论,有辩护律师从法律层面的专业辩护更为稳妥。要具体分析被告人自愿认罪的心理状态,排除被告人自愿认罪的非正常情形。既要维护和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维护法律尊严。被告人自愿认罪的法律规范及理解1.被告人自愿认罪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不适用简易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此,可以理解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必须是被告人自愿认罪的案件。自愿认罪案件可以有条件的简化审理程序,提升审判效率。但,这种“有条件”意味着不是所有的自愿认罪案件都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更不能都采用独任审判制
    2023-06-23
    229人看过
  • 自愿认罪认罚申请书是什么意思?
    一、自愿认罪认罚申请书是什么意思?认罪认罚申请书即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承认自己错误或罪行,坦白自己犯罪行径,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的刑罚种类、幅度及刑罚执行方式均没有异议。是否积极退赃、退赔,主动缴纳罚金,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也是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的重要标准。二、认罪认罚可以判缓刑吗?认罪认罚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
    2023-06-19
    466人看过
  • 自首但是当庭不认罪怎么处罚
    涉案人员拒绝承认自身罪责,往往涉及到嫌疑人所行使的辩护权或者保持缄默。国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赋予了犯罪嫌疑人拒绝自我证明有罪的合法权利。然而,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是否成立,需要依据的关键因素并非仅仅是犯罪嫌疑人的陈述,而是案件本身的客观事实以及相关的法规法律。在那些存在明确犯罪事实,且证据充分的确立情况下,即便嫌疑人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证,也依然可以依法对此进行量刑定罪。《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2024-05-05
    81人看过
  • 根据规定对于高空坠物定什么罪
    高空坠物定什么罪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分析,高空抛物有可能会被定罪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也可能会被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是故意杀人罪,若于高空坠物造成的后果不是特别严重,只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致害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
    2023-03-26
    309人看过
  • 关于恐吓对方自愿给钱的法律依据
    恐吓对方自愿给钱的处罚标准如下: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则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关于产假的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
    2023-08-13
    100人看过
  • 什么是当事人自愿履行
    法律综合知识
    当事人自愿履行,通常是指无论当事人是否知道诉讼时效期间已过的事实,只要其出于自愿,履行了偿还债务的义务;即使诉讼时效期间已过也应认定该履行行为有效,其不得以其诉讼时效期间已过为由主张撤销其偿还债务的行为。《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2024-05-11
    88人看过
  • 检兵后是否属于自愿当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检兵后是否属于自愿当兵不能确定,体检合格了还有政审,政审过了才可以去当兵。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适龄公民都有当兵的义务,但是现在并不是战时,所以你是否去报道还是要看本人的意愿,一般来说,我国现在的征兵制度是供大于求,所以不去的话影响不大。二、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经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4号公布;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第3次修正。《兵役法》分总则、平时征集、士兵的现役和预备役、军官的现役和预备役、军队院校从青年学生中招收的学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军事训练。战时兵员动员、现役军人的待遇和退出现役的安置、法律责任、附则12章74条,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十二条,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05-09
    235人看过
  • 自认的法律效力根据
    法律效力,是指主体的特定行为作出后对其本人及与其有关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产生的法律权利义务的影响。自认的法律效力是自认制度理论中与司法实践联系最为直接、密切的部分。民事诉讼是由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参与的以诉辩和审判等诉讼行为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场,当事人的任何诉讼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自认作为一种民事诉讼行为,其法律效力即其对法院、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及权力的产生或丧失,或者义务的设定或免除。自认所产生法律效力的根据,首先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在法律规定的空白处或相互冲突处,其效力还来源于自认制度本身的法理基础。(一)法律规定明确无误的法律条文是自认制度的最直接的效力根据。但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专门规定自认制度,而是将自认纳入当事人的陈述中。并且,依该法第63条第2款规定,作为证据之一的当事人的陈述也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71条第1款规定,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
    2023-06-06
    262人看过
  • 对于被告人自愿认罪简易程序有哪些?
    简易程序第二百零八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四)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二百一十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第二百一十一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审判人员应当询
    2023-04-19
    47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避险过当是指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因此,对于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更多>

    #避险过当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24
      当庭自愿量刑情节是对于当庭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当庭自愿认罪量刑情节构成要件: (一)认罪须在当庭。 (二)认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人承认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 (三)认罪的内容: 1、只要求犯罪人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 2、不要求承认指控的罪名。 (四)当庭认罪,但没有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或者简易程序的
    • 当庭自愿认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当庭自愿认罪辩护词要怎样写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08
      当庭自愿认罪辩护词要点 一、从被告人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等主观意图上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其吸毒才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观恶性不深,社会危害性较小。 二、被告人在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及同案犯XX和XXX的全部罪行,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被告人是在侦查机关抓获的过程中,没有反抗、逃跑等行为。 三、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且有真诚悔罪表现,应当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四、被告人系初犯、偶犯,无
    • 自首与当庭自愿认罪的规定是怎样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21
      《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当庭自愿认罪有哪些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07
      第一,认罪时间必须在当庭,即一审庭审阶段。第二,认罪必须处于犯罪人的自愿,而且自愿认罪的态度还直接影响从宽幅度。第三,认罪的程度只要求达到公诉机关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第四,认罪针对是事实,而不是要求犯罪人承认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
    • 当庭自愿认罪与坦白有什么法律规定啊?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29
      第一,认罪须在当庭。当庭自愿认罪与其他量刑情节不同,其主要来源程序法。由于被告人当庭自愿认罪简化了法庭审理的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因此可以对被告人从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不认罪而当庭认罪的不影响对该量刑情节的适用。犯罪嫌疑人当庭不认罪,庭审结束后自愿认罪的由于没有简化审理程序、节约司法资源,一般不能认定当庭自愿认罪。第二,认罪的程度只要求犯罪嫌疑人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