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上的重伤的定义是什么
重伤是指机体的完整性遭受了严重的损害,或者其功能遭到了严重的阻碍与损害。
凡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形的伤害行为都可以被判定为重伤。
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使得受害者的肢体严重残疾,甚至导致其容貌受到无法恢复的损毁;
(2)让受害者失去听力、视力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3)对受害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以至于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刑法》第九十五条
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
(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
(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二、刑法上的数罪并罚是哪些意思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定原则与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从时间上可以把数罪并罚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第二,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没有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并罚。
第三,判决宣告以后,刑罚还没有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并罚。
第四,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并罚。
第五,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其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或者又犯新罪的并罚。
《刑法》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刑法上的重伤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什么是刑法中规定的重伤?
192人看过
-
刑法关于严重伤害的定义
314人看过
-
法律定义上的死缓是什么
96人看过
-
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定金,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412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九十五条【重伤的定义】
278人看过
-
什么是重婚罪,重婚罪的定义是什么
310人看过
-
法律上对重婚罪的定义是什,具体的规定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18我国对于重婚罪的定义以及具体的处罚规定为: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为重婚罪。应当对犯罪行为人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非法同居重婚罪在刑法上的定义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07(一)非法同居的法律概念 1、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2、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这是典型的同居关系。 3、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即重婚同居。 4、公开的同居关系之外又与他人公开同居生活,即二重同居。 (二)重婚罪的法律概念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
-
重婚的定义是什么?会被判刑不?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01按照《》上的定义,是指男女违反结婚程序而以夫妻名义公开生活,群众也公认他们是夫妻的。也就是说,事实婚姻的成立有三个构成要件:一是以夫妻名义;二是公开同居生活;三是群众也认为其是夫妻。关于第一个要件,双方须以夫妻相称,这一点可以根据同居双方的供述认定。但是,由于大多数当事人在事发后都拒绝承认这一点,所以只能间接地来证明。如双方居住的地方有无表征其是夫妻的证据,包括房内有无“喜”字、有无双方喜庆的请柬
-
故意伤害误伤别人重伤在法律上是怎样定义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过失伤害与故意伤害都具有主观上的故意特征(否则就称为意外伤害)。但是过失虽有伤害对方的故意,但没有能够预见所能够造成的后果,而故意伤害是以该程度为直接的目的。 比如,老子为了惩戒儿子作业不及格,狠打了儿子头几下,结果造成儿子死亡这就是典型的过失伤害;歹徒为了达到抢劫目的持刀砍伤反抗的受害人这就是典型的故意伤害。 误伤只是一般的“口语”说法,通常是认为是伤害错了对象,或无意伤人但还是伤了人。这种情况
-
法律意义上的 重大误解 是指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111、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