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说明》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1)受害者受到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过劳费、看护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二)受害者受伤的赔偿项目除第一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者的生活费、康复护理、实际发生的必要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3)受害者死亡的赔偿项目除第一项费用外,还包括葬礼费用、抚养者生活费、死亡补偿费、受害者亲属处理葬礼费用的交通费、住宿费、过劳损失等合理费用。(4)受害者或死者近亲受精神损害的慰问金。
交通事故造成轻微伤国家能休几天
交通事故造成轻微伤之后法律规定的医疗期从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不等,对于医疗期期限,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法[1994]479号)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3个月;五年以上的为6个月。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6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9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为12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18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24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第18条
-
交通事故轻微伤如何处理,交通事故轻微伤赔偿是怎样的
175人看过
-
轻微伤交通事故赔偿标准2024是固定的吗?
417人看过
-
哪些标准用于确定交通事故轻微伤的赔偿金额
14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轻微伤项目
49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身故赔偿:关于轻微伤的赔偿标准
386人看过
-
不构成伤残交通事故如何确定赔偿标准
149人看过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不仅影响了其以后的生活能力,而且影响了其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对其进行生活补助,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项生活补助费用进行的赔偿。 残疾赔偿金是维持受害人生活的保障,是道路交通... 更多>
-
交通事故轻微伤的赔偿标准如下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如果认定为轻微伤,应该赔偿以下的法定赔偿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6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肯定是要赔偿的,至于要赔多少,与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中划分的要承担的责任比例(例外:机动车一方无责也可能会承担10%以内的赔偿责任),以及受损情况综合判断,最后可能会赔偿以下15个法定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费、整容费、后续治疗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住宿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失费、其他财产损失费。 根据交警部门出
-
交通事故造成轻微伤如何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受轻微伤怎样赔偿受害人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7赔偿包括但不限于误工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建议做伤残等级鉴定,如果构成伤残的话,那么还要赔偿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道路交通事故受轻微伤怎样赔偿,具体体现在《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二)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赔偿项目除第1项外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
-
交通事故造成两个轻伤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两个轻伤的赔偿标准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18可以按照两个轻伤的标准赔偿,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
-
交通事故构成轻伤, 造成伤残赔偿标准?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2根据法律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赔偿标准,根据当事人的过错责任比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执行,其中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如果造成残疾的,还需要承担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因此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够,需要根据上述的项目由交通事故责任方向受害方进行相应的赔偿。
-
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标准是如何的?赔偿标准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10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需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损失,构成残疾的还要赔偿残疾赔偿金。医药费按照实际支出和将来预计肯定需要支出的总额计算。护理费按照医生出具的护理期限和护理标准的乘积计算。误工费按照误工期限和误工期间的收入的乘积计算,计算到定残的前一天。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