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自公民出生时就有,而民事行为能力则与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况直接相关,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智力状态正常的公民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法律对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具有统一性,而法律根据不同年龄和智力状态赋予公民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两者联系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都是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就没有民事行为能力。
三、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年龄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四、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效力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权利能力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范围的不一致。一般认为,二者在范围上是一致的和对应的,均应当限于自然人和法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主要表现在各国对非法人团体诉讼权利能力的承认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9条第1款也确立了非法人团体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非法人团体缘何能够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呢?这主要是因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政策出发点不同所致――在民事主体的规定上,民事实体法主要是基于维护交易信用的需要、从监督和管理的政策立场出发;而民事诉讼法则是从简便而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更好地维护民事行为的合法权益的立场出发。正如日本著名民事诉讼法学者兼子一教授所作的精辟论述:“民法及其他实体法若随意承认法人人格,就会造成交易信用关系混乱。因此,从监督和管理的政策的立场出发,法人人格只限于法律所承认的社会或财团,除此之外则采取无视其团体或抑制其产生的政策。尽管如此,不能否认实际上除法人之外存在着种种团体,并且它们常常介入交易活动,从事着社会活动。由于其存在和活动,就会与他人之间产生纠纷,而且迫切需要解决这些纠纷。在此情况下,就出现与这些团体做交易的对方民事行为应跟谁进行诉讼为宜的麻烦事情。为了解决这种纠纷,诉讼法索性承认这些团体的存在,并把它作为诉讼民事行为作出判决,这是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于是,诉讼法与民法从不同的政策出发,即使是非法人的团体,只要对外具有明确的代表人或管理人的组织形式,就承认其民事行为效力”。由此可见,赋予非法人团体民事行为能力,旨在解决纠纷和更好、更有效率地保护民事行为的合法民事权益。换言之,由于过滤掉了实体法自身的有关考虑,民事诉讼法在实现民事权益上往往更为直接和有效。
-
民事权利能力指的是什么,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387人看过
-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消失的形式
67人看过
-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内涵与本质
272人看过
-
民事权利能力与权力的区别以及概念解释
432人看过
-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概念吗
432人看过
-
关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
387人看过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
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分类上,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采用两分法:有诉讼行为能力和无诉讼行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则采用三分法: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在民事诉讼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才有诉讼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由于诉讼行为能力是当事人可以亲自为诉讼行为的资格,因
-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哪些人不能成为民事主体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1一、先看两者定义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法律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则每一个公民都享有行使财产所有权的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民事行为能力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二、看两者联系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
-
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26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法律规定了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也即确认了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地位,这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前提。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既包括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也包括自然人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从含义来说,称为“民事权利义务能力”显得更为全面。采用“民事权利能力”,突出了民法以保护民事权利为核心的立法精神。民事权利能力具有不可剥夺的特征
-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什么的行为能力和特征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8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行为能力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特征。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公民从事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主体资格,二是主体享有权利的范围。应区别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概念。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有如下特征: (1)主体的平等性; (2)内容的完全性和广泛性; (3)权利能力和义务能力的统一性; (4)民事权利能力实现的物质保障性; (
-
公民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就一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91、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一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这句话是对的。2、《民法通则》第九条有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因此,所有公民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并不是任何公民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法律要求公民必须达到一定年龄以及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具有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时,才具有行为能力。公民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应从年龄和精神是否正常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