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政策是是我国特殊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分支。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一、独生子女补助费由哪个部门发
独生子女证由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办理。办理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程序:夫妻双方及其子女都为本市农村常住户口或者城镇常住户口的领证程序:(一)由女方到所在单位(无单位的到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领取《独生子女证申请审批表》。(二)经双方单位(无单位的由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初审同意后,送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需携带户口簿、结婚证原件)。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十五天内审核完毕,报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附户口簿复印件)。(三)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应在接到《独生子女证申请审批表》次日起三十天内审批完毕。对符合条件的,发《独生子女证》。
二、独生子女补贴在哪里领
独生子女补贴到其所在单位领。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因此,应当到其所在单位领取。
三、独生子女补贴几月发
各地的发放时间不一,以广东省为例: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本省户籍夫妻,享受以下优待奖励补助:(一)属于职工和城镇居民的,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十元,并可给予适当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对于城镇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始,按一定标准发放计划生育奖励金;(二)属于农村居民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或者办理养老保险;(三)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后未再生育的夫妻,由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扶助金;(四)就业、住房、扶贫救济及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
独生子女补助费由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发放。目前已不存在独生子女补助费,二胎政策已经实施,独生子女不再享有国家补贴。
-
独生子女政策咨询什么部门?
145人看过
-
劳动法咨询应该去找什么部门
379人看过
-
生二胎三胎国家政策有什么补助
162人看过
-
民事纠纷应该先找什么部门咨询
290人看过
-
保险不理赔应该找什么部门咨询
361人看过
-
商标问题该找什么部门咨询
63人看过
二胎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立的生育政策。只要符合生育二胎政策,随时可以办理二胎准生证,随时可以生育二胎,没有一胎二胎间隔时间规定,没有育龄妇女年龄限制,没有要办理好准生证才能怀孕的规定。... 更多>
-
门诊大病政策咨询?最多可能有多少钱的政策补助?A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7申请门诊大病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在定点医院产生的符合门诊特定项目的合规医疗费,在超过起付标准之上,按照住院治疗的医疗保险待遇予以补助。其中,恶性肿瘤放疗化疗最高补助1万元、恶性肿瘤非放疗化疗和重症精神病4000元。门诊特定项目起付标准:在职人员3949元、退休人员2567元、70岁上的退体人员:1974元。
-
劳动法咨询应该去找什么部门辽宁在线咨询 2024-09-19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要求解决你的劳动纠纷问题。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
-
落户政策应该咨询哪里江苏在线咨询 2024-03-05落户政策应该咨询公安部门的户籍科,落户需要的条件如下:1、落户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2、落户的《居民户口簿》;3、落户人与户内成员亲属关系证明,非直系亲属迁入的,提供户主同意迁入及在此居住证明,农业人口迁入的,提供村委会同意接收证明;4、新立户的,非农业人口提供本地房屋产权证明或公有住房租赁合同原件和复印件;5、本地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的,本地生源提供《就业报到证》、接收单位的证明。
-
这个应该去哪个部门咨询行政复议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131、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2、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当事人可以作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比如,要对县公安局的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可以找县政府,也可以找上一级公安部门。 3、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
-
帮助朋友咨询什么部门可以实行行政复议?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9行政复议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其内容是否符合行政复议法的要求;是否有其他救济手段排除了行政复议,即对于法律不要求必须经行政复议后即可起诉的事项,应当审查行政相对人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及人民法院是否已经受理;是否是重复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