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多久可以出国留学
取保候审可以出国留学的时间可能是在一年后,如果取保候审期满后,公安机关解除取保候审措施的,当事人是可以出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二、取保候审办理要多久出结果
取保候审办理要3日出结果,因为办案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申请三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只要办案机关同意,警方就会办理有关手续放人。取保候审是相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暂不羁押的处理,并不影响案件进程的推进,该判的依然要判。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三、解除取保候审会撤销案件吗
解除取保候审不一定会撤销案件。解除取保候审只是对强制措施的解除,并不代表结案、撤案。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可以变更或解除,但并不意味着撤案。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在我国的法律里拘留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401人看过
-
怀孕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
190人看过
-
我国取保候审多久不能出省?
376人看过
-
取保候审阶段出国可以不?
404人看过
-
取保候审后,取保一年,可以出国吗?
309人看过
-
取保候审当天放人过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159人看过
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公安机关没有足够证据认定犯罪人员存在犯罪行为,或者是需要变更其他的强制性措施。 解除取保候审不代表结案,因为取保候审只有一年的期限,如果到期仍无证据对该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的话,只有解除取保审,只有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后,... 更多>
-
被拘留最长可以审多久取保候审。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31无时间规定,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办理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的;(三)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怀孕或者哺乳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结案,需要取保候审的。
-
拘留一周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前多长时间可以出来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31在中国,被刑事拘留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保证人缴纳保证金后,犯罪嫌疑人可以暂时终止拘留。从拘留到检察院逮捕,可以申请保释,审批时间为7天内。《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保释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不能照顾自己、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保释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
-
取保候审有人盗窃多久可以出来取保候审的快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8取保候审属于临时强制措施,如果确有犯罪事实的,仍然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盗窃1100元的初犯,。至于取保候审的审查确定,法律规定是三天。《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
刑事拘留后最长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啊,刑事拘留多长时间可以取保候审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0刑拘后随时可申请办理取保候审。需要写一份申请取保候审就好了,然后将申请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要在七天内给答复,是取保还是不予取保。 《刑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
-
怀孕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时间是多久?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8怀孕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调查、起诉和审理。如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