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而减刑,是法院已经判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进行减刑。
减刑如下: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等。因为认罪认罚案件,还没有判刑和执行刑罚,不存在减刑问题,而是“从轻减轻处罚”。至于如何从轻减轻处罚,根据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酌情决定。如果不是恶性刑事犯罪案件、犯罪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最轻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认罪认罚减刑量刑3年能判缓吗
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检察院的意见量刑。如果不服判决的,及时上诉,并委托律师进行有效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六十四条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除有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情节外,量刑建议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内提出。建议判处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的,可以具有一定的幅度,也可以提出具体确定的建议。
提出量刑建议的,可以制作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量刑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法定刑、量刑情节、建议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判处刑罚的种类、刑罚幅度、可以适用的刑罚执行方式以及提出量刑建议的依据和理由等。
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建议,按照本章第二节的规定办理。
-
拖船车船税减半政策的实施效果
299人看过
-
无期徒刑减刑政策的实施
471人看过
-
认罪认罚从宽的实践与效果
475人看过
-
认罪认罚政策是否能减少贩毒犯罪
305人看过
-
双减措施如何实现减重效果?
374人看过
-
认罪认罚二审能否实现刑罚减免?
450人看过
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更多>
-
认罪认罚的减刑有何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21认罪认罚一般不是对减刑有帮助,而是在判决时对量刑有帮助。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
认罪认罚速裁程序能否带来减刑效果?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4在处理涉及犯罪性质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性、犯罪实施过程中的残忍表现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等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案件时,虽然可以酌情从宽处理相关事宜,但这并非绝对不变的原则。他们必须承认有罪并愿意接受惩罚,才能获得从轻处罚的待遇。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对于认罪认罚是否能够获得从宽处理,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性质及危害后果、犯罪手段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犯罪情节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和
-
如何对认罪认罚进行减刑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31对被告的犯罪行为已经掌握了完整的客观证据就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定罪量刑,但是法律并不是以惩罚为最终目的而是期望罪犯能够得到主观上的悔改和教育,所以都会争取能够在被告认罪之后尽量为其减刑。
-
自首认罪认罚减刑应如何操作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1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认罪悔改及立功表现的,都可以认定为从轻处罚的情况。至于自首认罪认罚减刑多少,并没有法律规定,法院会根据刑事案件实际情况、自首情节等作出判决。
-
如实供述认罪能减刑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02关于如实供述认罪的回答为1、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确定 2、一般情况下,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包括如实供述自己的身份情况,前科情况,犯罪经过,犯罪后果,同案犯情况等各种与案件事实相关、定罪量刑相关的案件事实情况 3、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如实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对一些次要情节记不清楚,或者没有如实供述的,也可以认为是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