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犯罪判刑五年出来还会罚款吗?
1、刑事犯罪判刑五年出来一般不会在罚款,刑事案件案件从开庭到判决一般需要二个月到六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审理期限可以延长三个月的情形: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刑事案件撤案后能再次立案吗?
1、刑事案件撤案后不一定能再次立案。
撤销案件后如果有新的证据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是可以再报案的。否则,报案也不会立案。
2、对于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报案人可以去纪委、监委实名举报。
其次,如果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如果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当地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再通过检察机关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刑事案件被告人不出庭怎么办?
1、刑事案件被告人不出庭,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被告人归案后,应当恢复审理,必要时,应当对被告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确保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当自诉状向被告人送达以后,如被告人不到庭,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人,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拘传的强制措施。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当按撤诉处理。
刑事被告人以外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附带民事部分可以缺席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n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
五年犯盗窃罪四次会判死刑吗
74人看过
-
罪犯被判刑五年缓刑可以吗
134人看过
-
网赌要罚款五万会判刑吗
439人看过
-
刑事犯罪被判刑后罚金还交吗
114人看过
-
缓刑五年后犯罪还能追究刑事责任吗
155人看过
-
出监狱不满五年又犯罪能判缓刑吗
238人看过
-
毒品犯罪已经被判刑5年, 再出来再出来出来会被判刑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4根据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具体量刑根据毒品的种类和数额以及犯罪的具体情节,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分子期满释放后在五年内又犯有期徒刑以上罪行的,属于累犯,要依法从重处罚。《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
-
-
判了刑五年我坐刑三年还能出来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1-12-24是的。根据法律规定,五年的判决最多可以减刑两年或六个月。根据刑法的规定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有期徒刑在执行期间有机会减刑,根据不同的表现,将有不同程度的减刑。此外,如果在判决前被拘留在拘留中心,拘留中心的时间也应从执行刑期中扣除,实际监禁时间较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第五十条第二款限制死刑缓刑犯罪分子,缓刑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不少于二十五年,缓刑
-
判刑二年缓刑一年后又犯新罪还能出来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28已经被判刑二年,在缓刑期间考验期间又犯罪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首先,缓刑要撤销。其次,不能再宣告缓刑。接下来,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法律链接:《刑法》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