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是民事权利主体吗
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二、如何保护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这种保护措施由于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又被称为自力救济。我国民法明文规定的自我保护措施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助行为。
2、民事权利的国家保护。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由国家机关给予保护,这种保护手段由国家机关采取,又称公力救济。由于民事权利的种类不同,受到侵害的方式不同,当事人提起诉讼的目的和要求也不同。一般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请求有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之诉三种。
三、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特征有哪些?
1、统一性。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不仅指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同时也包含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是二者的统一体。
2、平等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3、广泛性。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了自然人生存和发展的广泛的人身权、财产权的内容。
4、不可转让性和不可抛弃性。民事权利能力就是自然人的生存资格,是自然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转让民事权利能力,无异于抛弃自己的生命权。当事人自愿转让、抛弃的,法律不承认其效力。
-
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基本种类
127人看过
-
民法典每个民事主体都有民事权利能力吗
327人看过
-
民法典民事主体应如何行使民事权利
72人看过
-
民事权利主体及其对应客体
403人看过
-
民法典外国人是否是民事权利能力主体
78人看过
-
人身权是否是民事主体的必备权利
391人看过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
民事主体的权利保护主体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1民事主体的权益保护,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确立胎儿的法律地位 明确了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尤其是不仅规定了胎儿的继承权,而且规定了接受赠与等胎儿权利,彰显了民法的人文关怀。通常情况下,自然人的权利能力起于出生终于死亡,但该规定属于对民事权利能力的拟制,即在一定情形下,法律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同时,该条规定并未将适用情形限定为遗产继承和接受赠与这两类,而是在满足胎儿利益保护这一条件时,便可以将
-
-
法典民事主体是否一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22民事主体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非法人组织是否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其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因此,民事主体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
-
民事主体的权利可以是按自己意愿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30《民法典》确立了民事主体从事活动的自愿原则。相应地,在权利行使方面,《民法典》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体现在:一是民事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不行使民事权利。二是民事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依法行使的民事权利内容。三是民事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依法行使民事权利的方式。民事主体按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