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是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的主体仅限于离婚诉讼当事人中的无过错方,损害赔偿的主体仅限于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即有过错方;
2、必须符合法定情形。情形包括:重婚;配偶与别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这意味着当事人只能在满足上述情况时提出损害赔偿,其他情况不能作为损害赔偿的理由;
3、必须以离婚为前提。当事人以离婚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人民法院不支持当事人根据损害赔偿请求。
发生工伤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由于工伤保险待遇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能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权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死者近亲属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是财产赔偿责任,具有填补、抚慰、惩罚的功能。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法人能否成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
171人看过
-
精神赔偿金是否构成精神损害犯罪,精神损害赔偿金
410人看过
-
违约是否有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177人看过
-
是否能够继承精神损害赔偿权
296人看过
-
违约行为造成对方严重精神损害,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270人看过
-
夫妻之间是否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384人看过
-
精神赔偿金是否构成精神损害犯罪,精神损害赔偿金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16犯罪中没有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产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
-
夫妻之间有婚外情能否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1如根据证据确实可以认定婚内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夫妻另一方可以在离婚时提出离婚损害赔偿,从而要求对方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对于不构成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婚外情行为,不同的法官基于对法律规定的理解、本地区对该问题的判决意见等会做出不同的判决,即便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官,对该问题的看法也并不一致。有的法官认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故而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有的法官认为夫妻一方出轨势必对另一
-
侵权责任法精神损害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怎么规定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9第十条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第十一条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
-
精神损害赔偿法是怎么规定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02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
对于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否成立?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25法人不可能遭受精神损害的,只有自然人才能遭受精神损害。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侵权责任法》与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可知,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