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或个人故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的主体为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客体为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合同诈骗罪认定标准如下:
1.主体:单位;
2.主观方面:故意;
3.客体: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4.客观方面: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单位定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什么?
单位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或者个人,采用欺骗、虚假陈述等手段,诱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与其签订合同,并从中获取财物或者非法利益的行为。该罪的客体是单位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或者个人,采用欺骗、虚假陈述等手段,诱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与其签订合同,并从中获取财物或者非法利益的行为。
单位定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单位、个人签订的合同,而合同的标的则是财物或者非法利益。这种行为会导致受害单位或个人遭受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单位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或者个人,采用欺骗、虚假陈述等手段,诱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与其签订合同,并从中获取财物或者非法利益的行为。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定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它会对受害单位或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对此,我国《刑法》已做出明确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
单位合同诈骗罪如何辩护律师
229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如何界定?
461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可以由单位构成吗,单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么
368人看过
-
单位诈骗如何构成犯罪
202人看过
-
怎样定义单位合同诈骗
278人看过
-
单位诈骗医疗保险如何定罪
162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单位发生合同诈骗是单位犯罪还是合同诈骗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05有单位犯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
-
-
单位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谁,如何认定单位合同诈骗罪犯罪主体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1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了单位的利益,经单位决策机关或决策人同意,利用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单位作为合同诈骗的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对该单位在对外交往中的合同诈骗行为是明知的、默许的或指使的;二是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基本归单位所有,如用于发放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进行其他经济活动,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在认定单
-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单位犯罪的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11单位作为合同诈骗的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对该单位在对外交往中的合同诈骗行为是明知的、默许的或指使的。 2、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基本归单位所有,如用于发放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进行其他经济活动,或进行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
单位不是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如何理解贷款诈骗罪中的单位诈骗罪的性质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4刑法第二百条中特意排除了第193条,应该理解为单位不是贷款诈骗罪的主体。贷款诈骗很多时候是个人利用单位的名义进行的,骗取大笔贷款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193条并非形同虚设。为何单位不构成此罪呢?可能是立法时考虑到单位采用虚假手段,骗取贷款的情况很多,但只要用于集体,以民事处理比较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